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3/3页)

    “爸、阿姨,有了自己的房子,心里才踏实。人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房子,有了住房,才能安静的生活。”卫圩放下酒杯,接着说:“十分惭愧,因为不争气,害了许多人。都怪我,让你们到了这个年纪,才有自己的房子。”

    “儿子,你应该听说过,租房总比买房强。要不是租房(租房费一个月,三百),怎能买上房。有些事情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我和你阿姨,你妈和你于叔,家庭圆满,就是最大的幸福。至于其它事情,应该是水到渠成,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孩子,不要多想啊。”慧兰劝说道。

    “怪我。”卫圩说:“我是个辨不清方向的人,现在想起来,是知识匮乏所致,对某些事物没有辨别能力,话又说不到点子上。”

    “儿子,话倒是不错,不过得分什么人,什么事情,一概而论是不对的。有的人,突然就转变了几十年的行为和做法,从此改变以前的一切,这不能算是坏事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这个道理。不要总怨恨以前,要做好当下,干好自己的事情。”

    卫圩听着父亲的经验之谈,陷入了沉思。父亲走过了六十多年,看似是对儿子,同时也是说给自己的。听着父亲的话,他并不知道怎么说好,于是他端起了酒杯。

    “爸,咱俩喝了,阿姨随意。”卫圩说着,把酒喝下去。

    仨人放下酒杯。

    “孩子,”慧兰说:“我给你倒点儿,给你爸倒点儿,咱们三人共同举杯。”

    于是,慧兰把自己的半杯酒,不偏不倚的倒在两个杯子里。卫圩示意两位老人坐下,自己站起来说。

    “恭喜生活美满,恭贺家庭和谐幸福。”仨人异口同声的祝福。

    仪式感的氛围,使每个人都懂得其中的内涵与道理,似乎又感受到不寻常的幸福与快乐,将永恒的记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而对于卫圩,又是个极不寻常的日子。亲人的话,才使他有了冲动和力量,于是他说:“爸、阿姨都很幸福快乐,儿子就放心了。”他接着说:“儿子也来这么长时间了,明天我就准备往回走。”

    卫大平和慧兰对于突如其来的事情,不知怎么说好。

    卫圩知道两位老人的心,说道:“回去我准备干点啥……再不做事,不但对不起四位老人,而且自己也成了废人。”

    “好哇,我儿子成长起来了。”卫大平说。

    “孩子……”慧兰有些激动。

    “那就这么说定了,谢谢爸和阿姨的款待。”卫圩发自肺腑的说。

    “看看,这么说就外道了。”卫大平埋怨道。

    “孩子,把这瓶酒给你妈和你于叔带上。”

    “这是留给您和阿姨的。”卫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