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

    见闻 (第1/3页)

    “伯父,怎么样?“次日巳时,宁远城中,一间茶楼二楼包厢临窗的桌旁,杨昊一边品着茶,一边问道。他的语气中,小有得意。

    “昊儿,这些都是出自你的手笔?”茶桌对面的杨延定并未置评,却问道。

    “伯父,我只是给点儿建议,具体的事情都是咱们宁远的文武主导的。”杨昊笑道。

    杨延定嗯了一声,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然后继续将目光转向窗外,没有再说话。

    杨延定的面色很平静。但是,他的心中却一点儿都不平静。

    今日这一个多时辰走下来,眼中所见的宁远城,早已不是他印象中的那个宁远城了。

    变化太大了。

    年轻的时候,杨延定也曾去过不少地方,包括丹阳。

    那时候,在杨延定眼里,做为大楚的京师,丹阳便是整个大楚最为繁华的城池。

    被囚禁了二十年,杨延定已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了,也不知道如今的丹阳城变成了什么样。

    但是,杨延定现在看到的宁远城,却远比他记忆中的丹阳城要更繁华,而且繁华了许多。

    尤令杨延定意外的是,此时虽已是深冬,宁远城中,处处却绿意盎然,俨然是一座绿城。

    更令杨延定无法想象的是,宁远城中,竟然有了四通八达的水道,让这座绿城更添活力与灵气。

    这还是曾经那个动不动就风沙漫天的宁远吗?

    杨昊这孩子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他才多大年纪?

    “昊儿,你动用了……那些手段?”朝窗外继续看了一会儿,杨延定收回目光,看向杨昊问道。

    “伯父,我可没动用您想的那些手段。这都是咱们宁远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杨昊知道,自己伯父所说的那些手段,是修士的手段。

    “宁远有多少地方是这样?大楚其他地方变化也这么大吗?”杨延定道。

    “伯父,咱们宁远这些年的变化比较大一些。”杨昊挠了挠脑袋,有些尴尬地接着说道:“不过,这些年咱们宁远在大楚挨骂也不少。”

    “挨骂?”杨延定道。

    “大楚认可咱们宁远做法的人不少,但质疑的人更多。”杨昊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