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一点点建设性意见

    第434章一点点建设性意见 (第1/3页)

    「你能想明白其中的关节就好。」李神符松开李元婴的耳朵,同样怅然若失地说道。「婚姻之事不同其他,不是女子出任令史书令史,或者左丞右丞就能改变的,公主郡主县主,也只是选择权相对来说更多些而已,年龄的关卡谁也迈不过去。」

    若不是苏定方已经打下吐蕃,不知道哪个宗室女就会被封为公主,赐婚过去。已经赐婚给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呼,婚宴之上,淮阳郡王道明漏言公主非帝亲女,有些事情彼此都心知肚明,但不能说破,说破了就是关系邦交的大事件。陛下震怒削去他的王爵……说白了,不过是对陛下坚持赐婚的一种反抗,只因为那是他的嫡女。在他眼里,明明大唐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压服吐谷浑,为什么还要送他的女儿,去蛮荒之地受苦?

    生活太过顺遂,有时候反而会坏事,容易太过天真,天真到分不清东南西北,分不清轻重缓急。赐婚在前,只要吐谷浑不反唐……他们也没有那个实力反,就算捏造出所谓的证据,也不会有人信。因此,不论陛下的真实想法如何,都只能按照流程继续走下去,缔结婚约的过程更是不容有失,它关系到天可汗的声誉和大唐的声誉。

    谁不希望自家的闺女能在长安享受盛世繁华?谁又不希望自家的闺女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享受家族的庇荫?有些话二凤不好说出口,只能由某来倚老卖老……用手指在李元婴手心写下两个字:和离。

    「???」李元婴瞬间愣住,你老如此想得开吗?先不说此时和离女子的遭遇,后世那种整日吆喝男女平等的时代,很多地方离过婚的女人,是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等一下,是某的思维逻辑出了问题,此时还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裹小脚的情况发生,和离,对女子的影响不能说没有,却也没有多严重。尤其当那个女子还有家族庇荫的时候,和离反而代表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过惬意地小日子。

    原来历史线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