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元帝国?多瑙联邦?

    第七章 三元帝国?多瑙联邦? (第2/3页)

歌里有他们所痛恨的字皇帝。他们会哼着曲子,或不出声,乃至发出嘘声。

    情况如此严峻,两位统治者的方针却不曾统一。约瑟夫一世把二元帝国的折中方案视为帝国的根基,斐迪南大公却视之为待割除的肿瘤。大公在美景宫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文书署,如同一个影子政府。

    维也纳讽刺作家克劳斯曾说:“从不迎合维也纳人善变、低俗、虚情假意的天性,甚至连博取民心都无意一为”。这位大公是“福丁布拉斯型的人物,不是哈姆雷特型的人物”,是这个君主国赖以“成为秩序井然之国、赖以拨乱反正”的最后、最大指望。”

    鲁道夫也将斐迪南视为这个国家最大的希望,在军队这个狂热分子的大本营里,他的想法甚至更加激进。鲁道夫期望能发起一场“二二六”式的政变,将昏聩,保守的老皇帝赶下台。

    “我们不只有两个议会,还有两个皇帝。”鲁道夫哀叹着。

    大公的亲信,陆军部长奥芬贝格将军也在哀叹着“皇帝不愿解决匈牙利人的问题,不愿挽救萎靡的士气。”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军事上投注巨资,既是二十世纪的时代需求,也是刻不容缓的要务,但维也纳和布达佩斯无意思考此事。

    俄罗斯人比大部分人更敏锐嗅闻到奥匈帝国的腐败味,他们看准时机把目光转回欧洲。沙皇尼古拉二世受到泛斯拉夫主义(认为所有斯拉夫人该团结为一并由俄罗斯领导的一种意识形态)鼓舞,誓言推进巴尔干半岛,扶植塞尔维亚之类的斯拉夫王国,吞并通往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陆桥,收复往日的东正教首府,透过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若如愿,俄国将一雪于亚洲的耻辱,逃出黑海的“牢笼”,以欧洲最强国之姿宣告他们的到来。

    若爆发大战,奥匈只能集结48个师,来应对俄国90个师,塞尔维亚10个师。奥芬贝格敏锐地指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