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狙击炮

    第十四章 狙击炮 (第2/3页)



    1904年的日俄战争,第一款现代意义的迫击炮出现了。但它并没引起世界的重视。直到惨烈的战壕战来临,大家才开始对这种抛射器产生强烈的需求。

    法国人拿出了蟋蟀A型弩炮,这种古典风格的武器。

    英国人更加复古,他们制作了大号弹弓。后来又制造了战壕迫击炮,它发射的铁球对炮手的威胁或许更大。

    德国人依然走在前列,他们在站前就造出了170mm和250mm这两种“战壕臼炮。”它们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并牢牢压制着协约国部队。

    德国人的迫击炮都是重型的,而且无法拆卸,这种产品仍显得有些落后。

    至于奥匈,堪称是一朵奇葩。他们的设计格外前卫,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空气臼炮。”与传统的臼炮不同,它是采用压缩空气来替代发射药。这种超脱时代的产物,除了充满浓浓的蒸汽朋克风,就只剩下了绿色环保这一优点。

    直到1915年,英国才设计出斯托克斯迫击炮。这一当今迫击炮的鼻祖。

    鲁道夫对这款狙击炮提出了疑问,“根据我们的经验,三米深的Z字战壕可以抵挡火炮。如果不把炮弹打进战壕,火炮的威力将大打折扣。”

    立刻有人反驳:“我们有臼炮。”

    又有人反问:“那些臼炮能用来打战壕吗?”

    鲁道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们应该考虑设计一款轻型的臼炮。”

    鲁道夫尽力描述着:“确切地说,更像是掷雷器。”

    火炮工程师不解地问道:“这款炮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吗。”

    炮兵军官托雷斯回答着:“射角大,弧线高,它类似于臼炮,威力要大,不过这种轻型臼炮,60或80mm就够了。”

    鲁道夫补充着,“造价不能太高,这种轻型武器需要大批量装备,精度也没有太高要求,我们只需要将炸弹扔进战壕。”

    迫击炮的研发启动了,狙击炮仍被大量订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