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德国商人沃克

    第四十章德国商人沃克 (第1/3页)

    特战队旅长安雨,营长李勇,连长杨立,3队李小雨,4队刘元,神枪手李斌正这套服务啊,关于伊瓦拉的战斗过程,因为对手比较弱,所以战斗过程也比较简单。

    李斌:

    “我只开了三枪,在我的观察中,敌人的作战技巧还是 比较粗糙,而且胆子也比较小,对于他们的实力,我只打四分。”

    李小雨3队18人是绕道南边截断信使或逃兵,抓住了十几个人,但没有信使,全部是受惊而逃的普通人。

    “其中有个德国商人沃克要见旅长你!”

    安雨一愣,还有德国人?按照执委会的意思应该是要交好德国人。

    “哦,德国人?他是来卖东西的?”

    “他是卖五金百货的,同时收购可可,咖啡,糖果!”

    李小雨已经问清楚了,这个德国人一直在巴拿马我们的商家拿货,贩卖到厄瓜多尔各地。

    安雨想了想,还是觉得要跟德国商人谈一谈,顺便了解一下目前欧洲美洲的国际形势。

    “把沃克叫进来吧!”

    “是,首长!”

    1875—1878年近东危机,是继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东方问题的又一次高潮。

    欧洲列强都不同程度的卷入这场危机,而德国在整个危机过程中扮演着“诚实的掮客”,貌似中立,实际上却偏向英奥,这对当时的国际关系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欧洲列强的态度 巴尔干的严重局势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不安,特别是英俄奥三个卷入最深的国家。奥国担心边境上出现一个由俄国支持的大斯拉夫国家,从而阻塞奥自失去中欧地位以来唯一剩下的向东扩张的道路。

    维护土耳其对巴尔干属地的统治有利于遏制那里斯拉夫势力的发展和扩大奥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

    再则,奥匈帝国害怕给国内斯拉夫臣民开创先例而造成国内分裂。而且,奥国在奥斯曼帝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利益也不适宜这样做。因此,奥国反对斯拉夫人的民族运动。德奥冲突由此不可避免。

    作为欧洲大陆强国,俄国的近东政策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避免外交孤立; 控制君士坦丁堡和确立有利的海峡体制;确保俄国在保加利亚的绝对优势。

    因此,巴尔干问题是俄国外交的中心,俄国力图借助插手斯拉夫民族起义,从而控制多瑙河各国,向巴尔干扩张,加强它对土耳其的影响。

    此外,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是俄国南部全部海上贸易的唯一通道,而反俄同盟的可能组织者英国也觊觎海峡霸权,因为这是英国从欧洲通往印度的生命线所在。

    在英俄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俄国更需要德国的支持。

    从近东危机一开始出现,迪斯累利便把它视为拆散三皇同盟的良机,因为在迪斯累利的心目中,三皇同盟就是一把无形的剑,刺痛了英国人的咽喉和心脏, 除去这把利剑对英国人的威胁成了他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他利用俄奥在巴尔干的冲突激化三皇同盟之间所固有的矛盾,采取了拉拢德国、引诱奥国、孤立俄国的外交策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