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插曲和团结

    第四百六十一章插曲和团结 (第1/3页)

    李宽看到桑耕国的汇报后,眉头一皱,不满的道:“这其中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前天见到刘仁轨时,他还说今年桑耕国的生意是不错的,那里今年运送的货物比往年都要多。”

    “哪里有货物越多,税收越少的国家。”

    “派人去调查吧。”

    “如果内部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就把桑耕国上层官员集体换一批。”

    李宽淡淡的吩咐道。

    桑耕国的官员很多都不是他们大唐的,是当时在中亚就地招募的。

    会出问题这这件事李宽是早有准备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很正常。

    而桑耕国的汉人官员,大多数也都是轮换制,待一阵子就走。

    这一阵子基本没超过一年的,都是去哪里熟悉一下南亚的环境就掉换走了。

    而这样做的原因也只是为了等那些非汉人官员暴雷的时候,方便中央进行镇压而已。

    省的还会牵连自己人。

    有了李宽的话,李义府快速的写信给南亚地区的情报人员,让他们快点进行探查。

    随后李宽从国库之中抽出一笔款子给补上。

    “算借贷的,回头计算一下利益,等桑耕国那边后续的钱到了之后就补上。”

    “官员的养廉金可以降低,但是不能低过我画的底线。”

    李宽深知很多百姓官员起来后的消费情况。

    他们为了自己的一点自尊心,都是会大手笔花钱的。

    百姓家里生活比过去再好,也支撑不起一个官员的面子消费。

    这时候桑耕国的税收奖励,也就是养廉金的重要性就突出来了。

    必须得养廉。

    可能用钱来养廉有点侮辱人的意思。

    可你真让他吃不起穿不暖,还要一心造福百姓,那就是难为人了。

    不是人人都和于谦一样,被抄家时家里的情况让锦衣卫落泪,让锦衣卫给他捐钱。

    李宽一直认为明朝贪污严重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官员的收入太少了,少的可怜。

    于谦就是代表。

    于谦不贪污不受贿,只靠朝廷的俸禄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