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5章 淮阴战事

    第0285章 淮阴战事 (第1/3页)

    淮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方,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先秦时期,淮阴是徐文化的中心地域,地处淮河(古淮河自南而来,今杨庄以东废黄河是其入海通道)南岸,旧以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因此名为淮阴。

    据《禹贡》记载,夏代,淮阴以淮河为界,分属徐、扬二州之域。商周史籍称为东夷、淮夷之地。

    春秋末,属吴。吴被灭后属越。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国屡侵泗水流域,淮阴归属时越时楚,后来终属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始设淮阴县,属泗水郡(一属东海郡,也称郯郡),淮阴县治所设在今楚州区。西汉初,分出淮阴县西南地域置富陵县(今洪泽湖内和洪泽、盱眙的部分地区)。

    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韩信为淮阴侯,淮阴为其封邑。十一年,韩信被杀,淮阴侯国取消,仍称淮阴县。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淮阴、富陵为其属县。

    王莽篡汉,改淮阴为嘉信,并改临淮郡为淮平郡。

    东汉初并临淮郡入东海郡,淮阴县属之,且撤富陵县,其地入淮阴县,永平十五年(72年)分临淮郡故地立下邳国。

    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国名废除,仍为临淮郡,淮阴属之。

    三国时属魏,魏承汉制,没有变更。

    晋武帝初,仍属临淮郡。

    太康三年,移广陵郡治于淮阴,至晋元帝渡江,广陵郡移去,其间共三十四年。

    东晋以征北、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或徐州刺史镇淮阴,淮阴遂为重镇。

    永和八年(352年),荀羡以北中郎将徐州刺史镇守淮阴。他认为淮阴旧镇“地形都要,水陆交通,易以观衅,沃野有开殖之利,方舟运漕”,却“无地屯兵”,因而在秦汉故城(即甘罗城)之南一里许,营造新的城池(后来的淮阴故城,今码头镇附近),自此淮阴为南朝国防要地。

    石闵率领十万精锐之师赶到了淮阴,可是他连淮阴的城头都没有见到,眼前的这条淮河堑,就足以让他望而兴叹!

    庾翼是下令淮阴和寿春的晋军坚壁清野是没错,但是这淮河也是可以依仗的有利地形,所以曹据专门在淮河的南岸建造了一座巨大的营寨,只不过赵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