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6章 各方动向

    第0336章 各方动向 (第1/3页)

    幽云十六州几乎都是山地,气候寒冷,并无太多经济文化意义,但它是中原大地的屏障,是大门,是不得不要的地方,没有它,任宋再强一点也决然抵抗不住无休止的侵略,因为在地缘战略上已经处于失败的一方。

    即使再早一千年的强汉,能几乎彻底击败匈奴也靠的是国力碾压,卫、霍出击好像是猫捉老鼠一样四处寻找匈奴来打,在正面对抗中匈奴几无还手之力!

    到了唐宋时期,人类文明已经不像一千年之前那样差距巨大,汉人文明所具有的东西。

    游牧文明可能不多,但也没有落后到哪里去,宋无法对他们造成碾压,反而不断地被侵略骚扰,直至一退再退,退到临安,退到船上,再退到大海,也因为在几百年中无法对北方进行强势的影响,出现了落后生产力反过来统治先进生产力的逻辑反常现象,根源就在这十六个州啊!

    有答案分析说这十六州是北宋软弱的挡箭牌,石敬瑭是背黑锅的,还刻意强调了石敬瑭不是汉人。

    石敬瑭生于892年的太原,太原一直是汉人文明为主导,石敬瑭接受的也是正统的华夏文明教育。

    而且,唐本身就是古代最开放的王朝,唐朝许多官员将领都是非汉族人,石敬瑭的血统并不能成为甩锅的理由,历史的罪人就是历史的罪人,不是随便就能洗掉的。

    冉闵很清楚鲜卑人的贪婪。

    眼下石祇给慕容皝与拓拔什翼键开出了这么诱人的条件,只要他们能帮助石祇消灭他冉闵,登上皇位,就将幽州、并州和辽西割让给他们,这就好比一块大大的肥肉丢出去给饿狼的,饿狼焉能不吃?

    但冉闵做不到这一点,这可是卖国贼的行径啊!

    好吧,古人是很少有这种感觉的。

    听到冉闵不想对鲜卑人利诱,荀稷又道:“那么大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如何?”

    “臣有上中下三策供大王选择。上策,大王布告天下,只追究石祇一人的罪行,其余诸侯既往不咎,仍然镇守地方,待遇不变!如此一来,大王就可以坐视石祇领导的诸侯联军不战自溃了。”

    “中策,大王假意笼络鲜卑人。对慕容皝和拓拔什翼键许以幽州、并州和辽西,但是不给,在平定叛乱之后,大王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

    “下策,就是大王必须迅速消灭诸侯联军,然后面对鲜卑人的铁骑!”

    闻言,冉闵仔仔细细地琢磨了一下。

    “荀稷,你的上策,不甚合寡人之心意。寡人若是只想消灭石祇,早在磁山之战的时候就能一战而胜,寡人要的是平定国内所有的叛乱,让整个大赵皇朝只有寡人的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