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9章 法会

    第0369章 法会 (第1/3页)

    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众瞩目之中,众目睽睽之中,山呼海啸之中,群众下跪之中,冉闵登上了原先已经架设好的四方台,登上龙椅,安然坐下。

    人已经全部到场了。

    “开始吧。”

    “铛”的一声,这场关乎佛道之争的法会便正式展开了。

    道佛之争,虽属宗教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不离帝王之爱恶亲仇,结果有力者较易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

    道佛之争最早见于东汉,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三国时代,曹植作‘辩道论’批难神仙之诈妄。

    西晋时,帛远与道士王浮间亦有佛道之争,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经’,为后世论争重要材料;然争论之白热化则在南北朝以后,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开创新师道,并使之国教化,确立道教之宗教教团。

    佛图澄自持身份,便伸手道:“你们先请。”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许谧与葛洪对视了一眼,便首先从蒲团上站起来。

    许谧道:“贫道认为,老君见形中土,演教西方。道生佛,道为本佛为化迹,道大佛。”

    “好!”

    “彩!~”

    会场上支持道教的纷纷叫好喝彩,在一侧摇旗呐喊,给许谧壮壮声势。

    佛图澄淡淡的应道:“对于这一点,贫僧不否认。然当年老子乘青牛西出函谷,一去不返,究竟是否道生佛,化胡为佛,就另当别论了。贫僧知道的,能证实的,就是我佛教由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好!”

    “彩!~”佛教这边的支持者也纷纷叫好喝彩,双方势均力敌,不过在中原,还是佛教的信徒比较多的。

    许谧不甘示弱,又道:“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方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方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

    “好!彩!~”

    佛图澄眯着眼睛又回应道:“这是你们华夏的阴阳五行学。所谓阴阳,何有尊卑之别?我佛慈悲,曰,众生平等,无有尊卑!”

    “好!彩!~”

    闻言,许谧不禁皱着眉头:“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夷狄胡人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华夷之间,种族不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

    “此乃悖论!”

    佛图澄淡淡的道:“华夷之别,始在人心之别。吾佛教不论文化,不论种族,不论出身,凡我教徒,皆得我佛庇佑。”

    “哼!佛教之流入中土,每导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真人,你这就是在强词夺理了。国家之衰乱,首先在于人心之衰乱,何以怪在佛教头上?反倒是汝道教,先是太平道和五斗米教,而后又有各个道教流派鼓动百姓暴乱,居心何在?”

    关于这一点,其实冉闵还是比较赞同许谧的法的。

    佛教在华夏的鼎盛时期恰好也是华夏衰亡的开始。

    因为佛教的占用大量资源又不从事生产,所以每次佛教兴盛都会有很多缺和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生产力下降,而消耗反而增加。

    所以每次佛教的兴盛都会对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毁灭性。

    华夏佛教的发展基于寺庙和广大僧众和信徒,寺庙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大量僧人需要社会供养,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