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9章 伐晋?灭晋?

    第0549章 伐晋?灭晋? (第2/3页)

就是灭楚之战,奔袭千里,五战灭郢!但为何连国都都陷落了,主力军队都被打败了,楚国还能破而后立?”

    对此,包括冉闵在内,一些饱读诗书的人都很清楚。

    拥有强大的实力以及兵圣孙武的吴国,为什么最终没有灭掉楚国,还被楚军收复失地赶出楚国呢?

    首先,吴军犯有严重的战略失误。吴军打下郢都后,孙武曾经劝过吴王阖闾,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是吴国这个后起国能够一口吞并的,应该早早立一个楚国宗室做傀儡,让这个傀儡政权割让大片土地给吴国,然后徐徐图之,逐渐吞并楚国。

    但是吴王阖闾和吴军上下,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根本听不进孙武的建议。

    阖闾还纵容吴军官兵大肆淫掠,据史书记载,“吴军以尊卑班次,处楚王宫室”,加深了楚国人对吴国的仇视。

    吴军占领郢都后,楚军闻风逃散,自信心满满的吴王阖闾并没有乘胜全力进击,只派了一路偏军去追杀楚昭王,而主力留在郢都周围,这给了楚军喘息的机会。

    楚国国都丢失后,楚昭王逃到随国,召集各地部队,准备反击吴军。

    楚国的公子申(即子西)也收编了柏举之战后溃败的楚军残余力量,对抗吴军。

    其次,是秦国卷入了战争。吴军攻破了郢都后,楚国大夫申包胥逃了出去。

    申包胥思来想去,认为楚国已经不可能独立对付吴国了,必须去其它国家搬救兵,而能拯救楚国的只有秦国。申包胥星夜兼程来到秦国,面对秦哀公的无动于衷,跪着哭了七七夜。

    最后秦哀公被打动了,同时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决定发兵援楚,派遣大将子蒲、子虎率五百辆战车驰援楚国。

    秦军入楚后,与楚国的抵抗力量会师,楚国溃逃的军队看到秦国的援兵来了,士气大振,秦楚联军先是在沂地打败了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的军队,然后灭掉了吴国的盟友唐国,使吴军遭遇当头一棒。

    吃了败仗的夫概动了歪心思,认为自己是攻破楚国的大功臣,才能不在其兄阖闾之下,王者之位有能者居之,既然阖闾能从吴王僚手中夺得王位,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效仿呢?

    利令智昏的夫概遂铤而走险,偷偷地溜回国内,趁着阖闾以及吴国重臣都在楚国的机会,居然自立为吴王。

    阖闾没有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夫概会弄这一出,毫不犹豫地将楚国的战事托付给伍子胥、孙武、伯嚭等人,自己率领部分精兵杀回吴国,结果势如破竹,打得夫概狼狈逃命到死敌楚国那里,向楚昭王投降。

    这时候,正好传来吴国的老邻居越国蠢蠢欲动偷袭的消息,于是吴军放弃固守郢城,伍子胥与孙武等率领军队返回国内。

    总而言之,吴国最终没有能够灭掉楚国,和阖闾不听取孙武的正确建议,骄傲自大、过分自信,没有乘胜全力进击。

    以及秦国出兵援助楚国有直接关系,加上夫概的意外叛乱,和越国的趁机偷袭,以及吴军的军纪败坏和楚国戎抗的决心,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即使有孙武的吴国也不能继续强行打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