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8章 同化

    第0608章 同化 (第1/3页)

    冉闵采纳了徐芷晴的谏言,翌日就在朝堂上跟群臣商议了一下,便将新的政令颁发下去。

    大魏帝国在原来针对凉州、河朔一带的胡人的方略上,基本上是招募其勇士为兵员,在当地设置官学,招收胡人子弟入学,同时引进胡人贵族子弟进入中原游学或者是入大梁就读,再然后就是册封一些胡人部落的酋长为官,安抚一下。

    但现在又增设了如下三条。

    其一,鼓励胡汉两族通婚,胡女嫁汉儿,官府可以给予绢三匹,钱五贯。汉女嫁胡儿,官府可以给予绢一匹,牛羊各两头。

    其二,鼓励胡人改汉姓,入汉籍,其有一定的奖励。而且朝廷还要明令,胡汉两族男女所生之子,若无特殊情况,必须为汉儿。

    其三,逐年迁徙西北胡人进入中原,将内附的少数族群部众转化为编户齐民,向朝廷缴纳赋税,承担劳役,以此来弥补因连年战乱之后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陛下圣明!”群臣都山呼海啸,非常赞同冉闵的这些举措。

    其实冉闵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

    自古以来,汉人的“根”在炎黄,汉人号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汉家古称“华夏”,故而有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说法。

    但华夏古往今来认同的是“文化论”,而不是“血统论”,所以在这个时代,根正苗红的炎黄血脉基本上是没有的,但大家都这么认同,所以都是一个族别的。

    想到后世,冉闵就不禁心有戚戚。

    同化这个事情,说得好听,但不知道是谁同化了谁!

    究竟是汉人同化了胡人,还是胡人同化了汉人?或者是根本的民族融合?

    在冉闵看来,后世的华夏,汉人其实被胡人同化了!

    天下没有高贵的血统,但有高贵的文化。

    现在的北方汉人,从血缘上看大多是胡汉混合体,或父汉母胡,或父胡母汉,再也分不清了。

    而南方汉人,大多是父汉母蛮,但应该也有不少父蛮母汉的。现在的汉族已经远远不是西汉时期的汉族了,中间经历了种种变迁。

    汉文化是农耕文化,胡文化是游牧文化。经济基础决定着两者的不同。

    汉人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努力经营,经过千百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秩序及运营模式,直到后世,现代人还在赞叹古人的智慧。

    古汉人社会是先进文明有效率的,其缺点便是生活安逸没有压力了之后便会懒惰不思进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