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3章 十年大治

    第0693章 十年大治 (第3/3页)

府令刘治的一声尖嗓子叫嚷,声音传达到外面,频频通报,早就等在奉天殿外面的三十二个进士就鱼贯而入,怀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向着高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陛下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座!”

    “谢陛下!”

    冉闵看着这么多的士子进入了最后一关的殿试,不禁微微颔首道:“今年真是人才辈出啊。”

    以往能进入最后一关殿试的士子其实并不多,这一回科考算是最多的一次了。

    接下来就是策问的环节。它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就成为出题与应试的两个部分。

    策问,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发问的,其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而士子们在应试的过程中便针对“策问”的内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对策”。说的通俗一点,“策”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时事论文!

    这一次的殿试阵容绝对是最强大的,其中名臣的儿子就有不少人在里面。

    譬如中书令秦牧的儿子秦问,侍中王猛的儿子王禤,以及崔皓的继子崔弘等这三个三省六部的大佬的儿子都位列其中。他们的学问冉闵都是很清楚的,绝对不存在考官徇私舞弊的情况。

    不过,当冉闵心里很磕碜的是,这其中竟然有一位司马氏的士子!

    不错,这位士子名叫司马诩,字德文,是原来东晋的会稽王司马昱的孙子,年方弱冠,文采斐然!

    作为前朝的宗室子弟,本不应该这般大张旗鼓的出来做官的,但冉闵不拘一格降人才,既然司马诩有这个才能,冉闵不介意重用他,但也将提防着他。

    这场殿试,冉闵出的题目很简单:“诸位,咱们就来说说看,帝国如何才能变得更加强盛,如何才能一直繁荣富强下去?”

    简而言之,就是如何使国家变得富强。

    这个话题士子们想都不用想,信手拈来即可,因为他们平日里与人辩论,辩论的几乎就是这种国家大事!

    看着众人都七嘴八舌地要先说,冉闵干脆摆了摆手,让人把桌案搬过来,准备好笔墨纸砚,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见解都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