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要军还是政?

    第三百九十八章 你要军还是政? (第1/3页)

    “哦,什么东西?”

    听到李阳的话,坐在黄布椅子上的建明皇帝诧异的挑了挑眉毛,向他询问说道。

    “此两物,臣愿意称之为‘马鞍’‘马镫’,还需要现场制作一下给皇帝陛下看。”

    李明正色的拱了拱手,建明皇帝面露诧异,随后惊异的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明,始终还是觉得一个堂堂的今朝殿首不会闲着没事无的放矢,在这个场合说一些屁话————除非他不想要自己的前程了。

    可是,一个主动迎合他的人,会不想要自己的前程吗?

    皇帝嘴角笑了笑,想了想,摆了摆手,对左右开口:“帮助李明殿首制作这……马鞍,马镫。”

    “是。”

    左右的服侍立马起身恭敬的抱拳,随后走到李明身前笑着拱了拱手:“李大人请了。”

    “不敢当,不敢当。”

    李明连连笑着摆手,紧跟着目光左右看了看,把目光放在了一棵小树上,顿时眼神凝了凝:“可有斧头?”

    “有。”

    身边站立着饿的其它士兵也都感觉到好奇,听到李明的这个要求,两个手中提着大斧的军士立即走上前来,将手中的斧头交给了走出的两位侍者。

    “多谢。”

    以李阳现在的实力,空手都能把树打断,但是没有斧头的话却不好做东西————进入这里之前,为了以示尊敬,他和身边的四个追随者都没有携带兵器。

    他对两个军士拱了拱手,两个军士客气的道谢,随后回到原位,目视着李阳指挥着两个侍从来到树木前。

    “且将此木砍下。”

    李明指了指树木,笑着对身边的军士说道。

    猎场虽然藏有兵丁,但是却也是不缺少树木的,眼前这一棵就是普通的树木。

    ————兵器没有交到李明手里因为皇帝在这里,要确保不会出现意外无论是交兵器的还是李明也都不想去粘这个事,让随从去干活,最好。

    “好嘞。”

    两个随从也都是身强体壮者,听了李明的话也不多说奋力的砍伐了起来。

    李明笑呵呵的站在一边,脑海之中却是升起了地球上的马鞍发展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马鞍的雏形——匈奴马鞍,匈奴马鞍比东胡的发展更快,匈奴马鞍的鞍体简单低矮,前后鞍桥尚未出现,类似坐垫。还有秦朝时出现低马鞍,具有代表性的是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的陶战马,马背上雕塑的马鞍就是个鞍垫,垫上有皮肚带三条将马垫固定在马背上,皮肚带都有扣,都在马肚的左侧,马的臀部勒后鞧,马头套着,用青铜铸件和铜丝穿编石灰石块而成。

    西汉的晚期,一种凹型的的高鞍出现了。两晋南北朝鲜卑东胡的支族出现前后桥凸起的马鞍,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所以称之为“两桥垂直鞍”。

    隋唐时期,突厥人的马鞍的形状又有了新的变化,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称之为“后鞍桥倾斜鞍”。这种样式的马鞍,方便骑乘者的上下,是马鞍发展的一大进步。

    元朝出现了后桥较低的征战马鞍和前后桥平缓的生活马鞍,此时的马鞍具就更为种类繁多了。明代的马鞍做工简单,装饰物很少,俗称简式马鞍。

    清代的马鞍装饰华丽,做工精工细,有坐鞍、驮鞍、车鞍和喜鞍,而且清朝还出现了景泰蓝马鞍(又称珐琅)。近现代的马鞍继承了历代马鞍基本造型和装饰纹样。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工艺特征

    蒙古族马鞍分为以下几类:

    按用途分:有生活马鞍、庆典祭祀马鞍、赛马马鞍以及拖官章的马鞍。

    生活用的马鞍如坐鞍、驮鞍、车鞍、狩猎,放牧。出席礼仪活动时用的马鞍,坐鞍做工考究,有金的、银的、铜的、漆的等等,例如清康熙皇帝的皮鞍,驮鞍的装饰简单,全是木头做的,驮鞍有两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