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成
第四百五十四章 军成 (第3/3页)
、洗漱、睡觉都要听命令,这就是把听命令融进日常生活,使他们形成肌肉记忆,形成习惯,把听命令后执行变成下意识的动作,彻底融进士兵的血液。
一支强大的军队光会打仗不行,要还得建立军队的良好风气,风气也是战斗力,这也是军队跟土匪的区别。
南宋时期的岳家军,在抗金战场上屡建战功,连金国大将完颜兀术都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哪只脚踏进百姓的屋子就砍哪只脚;哪只手拿百姓的东西就砍哪只手,正是因为岳家军良好的军队风气,才能取得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斗力,无往不胜。
一支军队想打胜仗,必须有旺盛的士气,而赏罚分明,就是鼓舞士气的最好方法。
战国时期,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激赏军功,士兵们砍下敌人的人头,那就是军功啊,立了军功就有爵位。
所以,秦军闻战则喜,有一个说法最准确,秦军士兵腰里挂着一个敌军人头,一手抓俘虏,一手拿着兵器往前冲,秦军强大的战斗力也是因为如此。
在明朝抗倭名将戚家军之中,更是军纪严明。
临阵谎称疾病者斩,上阵抛弃军械者斩,埋入遇敌不起或起早者斩。明朝时火器已经开始盛行,军队里有鸟铳(chong)队,作为火器队有特定的军纪。作为鸟铳手开枪开早者斩;鸟铳手死亡,守卫鸟铳手的士兵斩;队长发现违纪不高发者斩;一人退斩一人,全队退斩队长;队长战死,全队被斩;临阵投降、奸淫妇女等等更是杀无赦。戚家军军纪中,斩首是常见的处罚手段,仅次于斩首的刑罚就是割耳朵。
临阵退缩者,允许甲长割兵耳,队长割甲长的耳朵,哨长割队长的耳朵,把总割哨长的耳朵。一战结束,发现没有耳朵的全部当众斩杀。行军途中离队小便者割耳;喧哗者捆打40,谣言乱军者割耳;闲聊引起乡愁者杖20。整个行军打仗过程除了统一唱军歌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娱乐活动,更不允许聚众喝酒和接受民众的宴请。
严酷的军法不仅仅是戚家军独有,从古至今所向无敌的军队,都有严苛的军法。战国时期还有一本关于军队重刑的兵书《尉缭子》,书中记录:“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这里的“杀卒”并不是说的杀敌而是杀自己的士兵,对于初创军队想要威震天下,至少杀士兵一半。戚家军从无到有,最后到威震天下,第一批士兵所剩寥寥无几,恐怕违纪被斩杀的也有一半人数。
历史上以战斗力强悍出名的军队很多,名将如孙子、吴起、田穰苴、韩信、周亚夫、赵充国、杨素、岳飞、徐达、年羹尧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军纪严酷。以岳家军为例,岳飞斩舅真实的记载于宋人徐梦莘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里。有人投诉岳飞的舅舅姚某滋扰百姓,岳飞是个大孝子,先禀告了母亲,责罚了姚某并说:“舅舅所为,牵累到我,如若再犯,我能容,怕军法不能容。”可不料几天后,岳飞和部将骑马行军,姚某也随之同行,心怀怨恨的姚某飞马往前奔驰了数十步,突然拉起满弓,回身对着岳飞就是一箭,幸好没中。岳飞催马过去将其擒住,“令王贵张宪捉其手,自取佩刀剖其心,然后碎割之”
单单的嗜杀绝对不可能成为名将的,杀伐是治军的手段,军纪严明才是最后的结果,一味的好杀,只能激起兵变。戚继光更不是滥杀的将军,他对部将的爱惜和举荐之功,几乎可以和严酷的军法相媲美。戚继光战后,第一件事就是坐在大帐写立功人员名单,向上级和朝廷请功。例如他在一封战后的上书皇帝,说自己不安于心:“浙功不堪与闽赏不酬其功者尚多,死事者未得恤录,则虽尽夺臣之爵赏以奖恤忠魂,犹为负之于冥冥之中。臣尚得跃马食肉,而将士膏涂之芽将成拱把”
李明的士兵要战斗力有战斗力,要纪律有纪律,已然可以算是功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