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县少爷志小才小 年三十血雨腥风

    第一回 县少爷志小才小 年三十血雨腥风 (第1/3页)

    长平王朝与匈奴连年战争不断,长平王朝近年式微,得以凉州天险,才可勉强御敌。

    雍州凉州交界之地,地势错综复杂,有山有河有大漠有草原,食米吃面者熙熙攘攘,便是这位于王朝边境西北一隅的金城郡。

    郡中有位县太爷叫王奕,似乎是青州大族王家的分支,不纳二房只娶一妻,小门小户,育有一子一女,不至于大富大贵,倒也吃饱穿暖,不受寒饿之灾。

    大女儿有几分才气,极通医性,大抵是借了份父亲小官的势,被送去了江淮学宫读医理,不负众望,大女儿学有所成,在雍州首府太安开了家规模不小的医馆。

    王奕年近四十得一子,老来得子自然倍加宠溺,不知这位县城小少爷是宠溺所致还是性子儒良,为人做事身体皆平平无奇。

    被冠以“王三平”之名,唯有样貌可还算清秀,可十几岁的一场大病,使这位小少爷脸上雀斑无数,寻了凉州内众多名医膏药皆不见起效,大女儿寻了半月的方子方才使得这位小少爷脸上勉强算得上是光洁。

    王奕本给小儿子取名叫做王广玉,大抵是想让儿子考取功名走入仕途后博取金玉所致,可当这县令夫人携子造册登户之时却改成了王广宇,约莫是觉得追金求玉显得俗不可耐,取广大浩瀚之意便改成了宇字,王奕觉得儿子表现不如人意是改名所致,正因此,夫妻二人常因此争论不休。

    县中原有所书院,有位教书先生,姓姚名远,颇有些名师意味,常在偏远乡村讲学收徒,所收学费仅是一捧稻谷,为便村中少年上学,便从城中搬到了乡下。

    王广宇便在这位姚先生座下听书念经,县中也不乏带出过县状元的名师,倒也奇怪,王奕偏偏让儿子去这位先生座下念书,更不让儿子乘车下乡,儿子一问起便说

    “前朝有位大学士,求学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方有所成就。”

    少年也因此住在乡下,月余之时方可回家.

    今日这小县城的小门小户极为热闹,小少爷今日行冠礼,王广宇穿上了一身华服倒是有了些许公子气质,大姐王念卿亦从雍州赶来,为这位县城小少爷送上一把名为扶光的精良凉刀。

    西北民风大多彪悍,男子大多崇武,也因此被江南中原叫作西北蛮子。

    行冠之后,王奕将一位糙脸大汉引至王广宇面前,大笑道:“你爹同僚的子女大多善于读书,我看你也非读书的料子,王三平这名已经名动金城了,不如日后,和这位天下第一的剑客学两手,日后去行伍之中挣些军功也对得起你爹。”

    王广宇仔细打量了一番糙脸大汉,背上背着匣子,满脸胡渣,粗布麻衣,原来是市集里屠猪的李屠户,与江湖所传的青衫剑仙大不相符,王广宇同样大笑回礼道:“你这比芝麻大点的官都能请的动天下第一,那我日后可就要做这金城郡的权贵了。”这位李屠户听完默不作声。

    王奕一脚踹到了王广宇的屁股上:“莫要以为行冠了就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