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为盟主“在云端呢”加更!)

    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为盟主“在云端呢”加更!) (第3/3页)

,我将从这枚银币讲起。」

    「这枚银币,承载的,非止是蒙古人的官方文字八思巴文,更是元朝的民心沉浮与盛衰兴亡。」

    「你们准备好聆听这段故事了吗?」

    听到这里,夏原吉就仿佛身上有蚂蚁在爬一样,不自觉地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实在是坐不住了。

    「货币凝结着劳动者的血汗!」

    「国家怎样运用货币,决定了到底是民心如水,还是海内鼎沸。」

    「好,说得好!太好了!」夏原吉口中喃喃。

    「我想说的便是如此,这才是经济之道!」

    听到夏原吉的低谷,朱棣依旧笼着手身体窝在椅子里,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地说道。

    「夏尚书,起来松松筋骨,踱踱步吧。」

    夏原吉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口称谢恩,起身来不算宽敞的密室里踱步,边走边说。

    「对面的这人,委实是把货币的本质给讲透了!也把货币与百姓、国家的关系讲透了!」

    「受教了,茅塞顿开,茅塞顿开!」

    夏原吉冲朱棣一礼,「是臣愚昧,不曾

    理解陛下苦心,今日这半日时光绝对不是浪费,臣获益匪浅!」

    朱棣依然是那副‘料定如此,的样子,摆了摆手不以为意。

    「敢为墙对面之人,姓甚名谁?」

    夏原吉见猎心切,复又向朱棣问道。

    「姜星火。」

    夏原吉苦思冥想了片刻,却对这个名字丝毫没有印象。

    他恳切地对朱棣说道:「陛下,人才难得!」

    「此人若是囚犯,臣斗胆请求陛下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就凭他刚才说的这些话,有此等见识,做个户部员外郎是绰绰有余的,人才难得,囚之可惜啊。」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还请陛下同意臣的请求,让此人随臣入户部办事!」

    见朱棣依旧笑而不答,夏原吉这才一时恍然。

    却是自己格局小了,若对面的人真是提出摊役入亩之人,那朱棣绝对是极为重视,要大用的,怎么可能局限于自己一部之中。

    夏原吉踱步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没办法,这面特制的窃听墙就这么一截,密室为了扩音和回声效果,也注定了做不大。

    而夏原吉转身后不经意地一瞥,却发现室内两个透明人一样的小吏,正在相视而笑。

    ….

    夏原吉心有愈发怪异,皇帝和这两个小吏,怎么像料到自己的反应一般?

    待夏原吉近得案前,又见两小吏字迹端正,记录清晰颇有条理,便甚是好奇。

    「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是诏狱的小吏吗?」夏原吉低声问道。

    被问到的那人悬着笔,语气有些惊喜地说道:「回夏尚书的话,在下郭琎,字时用,乃是太学生,非是诏狱小吏.只是锦衣卫重建急缺人手,纪指挥使便从太学把在下与几位同学‘借,来了。」

    夏原吉心下了然,这便是纪纲胡作非为的地方了。锦衣卫重建需要大量读书人做文书小吏,又不能直接调派朝廷官员,而南京城里哪的读书人最多呢?当然是太学了。

    于是便自然而然地绑了需要的读书人过来诏狱,所谓的‘借,,也只是给纪纲个面子罢了。

    「你呢?」夏原吉望向另外一人。

    这人生的国字脸,年岁不大却显得方方正正,呆板的很。

    他放下手中笔,认真起身行礼后回答道:「柴车,字叔舆,钱塘举人。家离得近,今年本意是想来南京长长见识,多认识些学子交流一番,以备来年会试陛下天兵来得快,便滞留在了城里,盘缠也用尽了,正巧锦衣卫重建招读书人,便报了名打算赚些银钱再回家。」

    听到这,连朱棣也有些侧目。

    一个太学生,一个举人,放到平常年岁本该是悠游山水吟诗作对的,如今阴差阳错却成了以另一种形式被关押在这里的‘囚徒,。

    「好好跟着听,听到的都烂在肚子里。」

    朱棣只是轻飘飘地一句话,便令提心吊胆了多日的两名读书人,无论是圆滑的还是耿直的,顿时都觉得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面上的惊喜却已是藏都藏不住了。

    那个叫郭琎的,更是冲着夏原吉连连无声作揖,柴车反倒坐回了自己的椅子上,沾了墨,准备继续记录。

    而一墙之隔的姜星火,自然不晓得对面发生的故事。

    在略微停顿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姜星火的话语,带着众人一头扎入了一百年前元朝币制改革,那段堪称惊心动魄的历史洪流之中。

    感谢盟主老爷「在云端呢」的上盟,祝盟主老爷福运绵长,岁岁矜安!

    (本章完)

    西湖遇雨

    ..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