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自有道衍为姜圣辩经【求月票!】

    第二百零八章 自有道衍为姜圣辩经【求月票!】 (第3/3页)

,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朱棣理所当然地说道:“天人感应,自然是西汉初年董仲舒所提出的,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这套理论,从此以后,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当世唯一显学,延绵至今。”

    “那便是了。”道衍转动手里的念珠笑道,“那陛下再想想,没有天人感应之前,秦始皇、汉太祖高皇帝等等英雄的皇权,便不是天授的了吗?”

    “那倒也不是。”朱棣眼眸微微一亮,显然顺着道衍的思路,似乎找到了新的解题方法。

    “是呀陛下,便是这个道理。”道衍亦说道,“您乃是千古一帝,统御天下亿兆百姓,汉武帝能用这套理论,如何您就不能改这套理论?”

    朱棣闻言,却指着道衍哈哈大笑起来。

    “老和尚,却是藏了心思罢?且说来听听!”

    道衍亦是笑了笑,反而不言语,而是示意张宇初开口。

    张宇初晓得道衍这是给了一个他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递给了道衍一个感激的眼神后,张宇初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不敢欺瞒陛下,其实在来时,道衍大师便与贫道说了这个问题,贫道与道衍大师探讨片刻,也确实有了一些思路,现在便说与陛下参详。”

    张宇初缓缓道:“其实破解此天人感应面对日心说和万有引力必然出现的崩塌倒也不难,只需要参考儒家荀子的那套东西就可以了。”

    “荀子?”朱棣微微蹙眉。

    “不错!”

    张宇初缓缓朗诵道:“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

    朱棣还没明白过来什么意思,而熟读经史子集的朱高炽则是闻言一怔。

    这是《荀子·解蔽篇》的内容。

    翻译过来便是说——要做到清虚就能进入道,知道道而明察,知道道而实行,就是能体会道的人。

    做到清虚统一而平静,就能到达非常清明透彻的境界。

    看万物,没有什么形状是看不见的,没有看见而不能论说的,没有论说而说错的。

    人坐在室内,可看见四海;身处现在,可以论说久远的事情。通观万物而知道万物之情,考察政治的治乱而明白法度,治理天地而管理万物,掌握大道理而宇宙得到大治。

    这时人心的境界就变得恢广深远,广大无边,不知德行何其深远;活跃纷杂,不知万物有多少形状。人心的光明可参配日月,广大可充满八方,这就叫作大人了。又怎会有所蒙蔽呢?

    朱高炽几乎刹那间便脱口而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父皇,我明白了!”

    朱高炽惊喜地对朱棣说道:“用先秦儒家的理论,足以破解天人感应,并且无缝融合日心说!”

    朱棣的脑袋上,仿佛缓缓升起了一个问号。

    你们在说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