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求月票!】

    第二百二十七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求月票!】 (第2/3页)

问题,变得通透了起来。

    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听姜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矣!”

    心服口服地感叹了一句后,朱高炽这才吁了一口气,在椅子上安心地坐了下来。

    “大皇子殿下对自己太苛责了。”看到朱高炽尽心竭力的样子,道衍忽然对他说道。

    朱高炽一怔,诚恳地扭头言道:“父皇将重任赋予我,我又如何敢对自己稍加放松呢?父皇曾经告诉过我,欲做大事先成己身,我没有父皇那般戡平战乱的能力所学所会的,不过是郭布政使和您教给我处理政务的办法,而台谏本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可姜先生乍一问,我却发现,自己平时思考的太少,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想都没想过一念至此,便觉得如果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不仅对不起父皇,也对不起您和远在北京的郭、郭尚书。”

    听朱高炽提到如今仍然远在北京主持筹建北京城事宜的北京行部尚书(永乐时期特殊官职)郭资,道衍不觉间也有些怀念。

    靖难时期,郭资与顾成,一文一武,都是协助朱高炽和道衍镇守北平,统筹燕军文武事宜的关键人物。

    如今道衍南下,前些天倒是见了前来述职的老将军顾成一面,而郭资却是小半年都没见了。

    当然话说回来,朱高炽这种心态,道衍也能理解。

    毕竟朱棣这种当爹的,你要说他冷漠无情不心疼儿子也完全是胡扯,但对于自己的三个儿子,朱棣也确实是秉持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前面吊个储君之位的胡萝卜就让大儿子给他拼命处理政务,二儿子给他拼命冲锋陷阵。

    对于朱高炽来说,当朱棣需要他的时候,朱棣便会将他视作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但是这种情况又会让朱高炽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父皇不满意,故而有些患得患失。

    说白了,被朱棣这个当爹的PUA太久,导致朱高炽自己都有点敏感不自信了。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大皇子殿下不必妄自菲薄。”道衍道,“其实您的性格,比任何人都适合处理政务。”

    安慰了朱高炽后,道衍回到正题问道。

    “那大皇子觉得按照姜圣这套考成法,以及八字秘诀,应该让台谏系统善用畅所欲言的优势来关注那些问题呢?”

    对于这个思考题,朱高炽刚才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朱高炽从容言道:“审录囚犯、考察各级官吏、体察各地民情、审讯有问题的官吏和平民、倾听民怨、审查衙门卷宗、荐举或罢黜地方官员我认为这都是台谏系统可以善用优势来关注的问题。”

    “说来惭愧,若无姜师启发,恐怕这些发散性的问题,在下也永远不会主动去想。”半晌没说话的夏原吉也开口补充道,“除了大皇子殿下所说外,台谏系统还有很多可以善用优势的地方,譬如视察祭祀坛场、巡视仓库、勉励各级学校的生员。”

    “细细思之,还有很多。”道衍亦是说道。

    夏原吉本觉得自己补充的很全面了,却未曾想到道衍还有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