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最后一课【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四章 最后一课【求月票!】 (第3/3页)

于人地矛盾上的问题。”

    这段内容,郑和与卓敬并不太清楚,但姜星火这最后一课,本就是为了解决从《国运论》第一卷就埋下的核心主线。

    所以,姜星火也只是让朱高煦替他给两人稍加解释。

    一边看朱高煦解释,姜星火一边说道:“之前在《国运论》第一卷,我曾经讲解过一些缓解人地矛盾的方法,也就是摊役入亩与化肥、轮作套种,这三种办法,都能有效地延缓人地矛盾的爆发。”

    “然而。”姜星火话锋一转。

    “无论是减轻自耕农负担,让其更好地进行耕种的摊役入亩,还是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化肥,亦或是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增加单位田地利用率的轮作套种,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姜星火的语气有些低沉:“这些都只能延缓人地矛盾的最终爆发,而无法阻止人地矛盾的爆发。”

    听到这里,卓敬从朱高煦转述的知识所带来的震撼中脱离出来,疑惑地问道:“田地有限,而人口代代繁衍生息,却是无限,人地矛盾如何能解?”

    姜星火听到卓敬的问题,抬起了头。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这便是《国运论》第四卷的内容了。”

    “第四卷名为:农业国与工业国,想象力难以企及的差距。”

    ——————

    隔壁密室。

    永乐朝六部尚书齐聚一堂!

    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茹瑺、礼部尚书李至刚、工部尚书黄福、刑部尚书郑赐,并列坐在了皇帝和大皇子身后,几乎将狭小的密室挤得满满登登。

    两名负责记录《姜先生讲课记录》的小吏,郭琎和柴车,则是只能委屈地站着悬腕提笔记笔记了。

    六部尚书里,有四位是跟着皇帝听过课的。

    而没有听过课的两位,工部尚书黄福、刑部尚书郑赐,郑赐乃是皇帝陛下头号舔狗,自然是不会发出什么不合时宜的疑问。

    唯有工部尚书黄福,听着那面古怪的、略有破损的陶瓷扩音墙壁上传来的声音,蹙紧了眉头。

    再看看狭窄逼仄的密室,以及皇帝、大皇子带着六部尚书偷听一个诏狱囚徒讲课的奇怪事情,黄福愈发觉得迷幻了起来。

    我大明帝国的高层,咋就变成这样了?

    不过,还没等黄福开口,朱棣反而先说话了。

    “这面墙壁,纪纲不是说修好了吗?”

    听着杂音和风声,朱棣有些不悦地问道。

    大皇子朱高炽连忙答道:“父皇,纪指挥使之前颇费周折地寻到了洪武朝的老工匠,确实把墙拆了重修了一下,当时重修的效果不错.但不知为何,这还没几日,陶瓷上面就又裂了缝隙,扩音的效果也不是那么好了。”

    很显然,翻修货就是不如原装的。

    朱棣此时对此也是毫无办法,只得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总不能让纪纲现场再翻修一遍了,凑合听吧。

    而黄福则是此时开口道:“陛下,臣有话说。”

    刑部尚书郑赐见状也是连忙开口:“陛下,臣也有话要说!”

    朱棣皱眉道:“赶紧说,别耽误朕听姜先生讲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