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开门【求月票!】

    第二百五十九章 开门【求月票!】 (第3/3页)

的心头默默想到。

    对于李至刚来说,他既不在乎大道也不在乎名声,唯一在乎的就是在不要进诏狱的前提下能拥有更大的权力,至于钱财,不过是附属物罢了。

    眼下六部尚书都好端端的,想要调到别的地方当尚书,或者等着谁跟自己换,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礼部虽然不算彻头彻尾的清水衙门,但手里的职权也确实有限的紧,对于李至刚这种庙堂生物来说,什么都可以没有,是真的不可一日无权。

    而姜星火的主张,无疑是符合李至刚的利益的,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所以李至刚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开始认真地思考起了,要不要彻底支持更化变法。

    “经济、军事、庙堂,环环相扣。”

    朱棣的目光也变得凝重了起来,他完全可以设想到,如果大明真的按照姜星火设立的原则去进行对外战争和贸易以及庙堂行动,那么肯定会给大明带来极大的利益,极小的弊端。

    毕竟,朝鲜日本琉球安南,跟大明离得近,文化也基本接近,是可以吞并的,所以谋求的是庙堂利益为主。

    而远的地方,大明只为了获取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并且将大明的商品销售到这些国家,谋求的是以经济利益为主。

    更遥远的地方,大明则是只需要维持航路上的关键贸易中转站和重要军事要塞,谋求的是以军事利益为主。

    同样,只要这些国家被纳入到大明手工业/工业的“生产-销售”环节,在大明强大的制造能力面前,就会成为单一的原材料出口地和商品倾销地,被持续放血。

    这种放血,更类似于钝刀子割肉,大明获取了极大的利益,却并不需要直接出面进行统治。

    不需要维持高昂的统治成本,意味着这种行动的性价比极高,而且各国基于这种贸易模式的获利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必须在各方面求助、依赖于大明。

    “高,实在是高!这可比直接出兵占领,费时费力镇压叛乱强多了!”

    朱棣不禁赞叹道。

    本来按照朱棣的思路,如果不出兵占领,或者出兵了又退回来,那么大明是一无所获的。

    但是现在看来,只要有关税契约加驻军加使馆,一样可以间接控制某个国家,而且对大明来说成本更低,收益更大。

    “不过父皇,虽然通过这样的自由贸易,可以极大地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让大明的农产阶层人口进入手工阶层不再担忧吃饭的问题,可儿臣似乎总感觉有些还是没有解释清楚?”看着没说话的黄福,朱高炽给朱棣泼了一盆冷水。

    夏原吉摇头道:“不是没有解释清楚,而是只解释了新的制造力是什么,以及解决吃饭问题的方法,但是新的‘剩余’究竟是如何在各阶层流动的,还没有说。”

    朱棣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说,清楚了新的‘剩余’在各阶层如何流动,就明白了为什么说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就能从根子上解决人地矛盾?”

    “正是如此。”夏原吉赞同道。

    而在此时,隔壁姜星火的声音也缓缓传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