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疾苦

    第三百一十九章 疾苦 (第3/3页)

,把反胃感硬生生地顶了回去。

    “娘——”

    一瞬间,李六七仿佛瞎了,他的视野一片白茫茫,耳边也变得听不真切,大滴大滴的眼泪掉了下来。

    “起来,这是娘的决定,你要活下去,侄儿和嫂子还等着你把米带回家来呢!”

    二哥把李六七搀了起来,好半天,李六七的视力才恢复过来,他看着陌生而又熟悉的家,老爹和大哥躺在床上饿的起不来身,大嫂抱着几个月大的侄子,自家媳妇带着前夫的娃,一起从柴房门口怯怯地望着他。

    把陈氏扶上炕躺下,熬了些米粒都数得出的米汤灌下去,等了半晌,陈氏方才悠悠转醒,可却虚弱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走,跟二哥去地主家借米。”

    他与二哥一路步行,也没走多远,过了一个村,孤庄村的另一头便是地主的家。

    地主家自然与他家的茅草屋不同,气派的三进三出瓦房,外面还砌着厚实的围墙,门口恶狗冲着李六七疯狂咆哮,一个家丁听见犬吠,探出头来。

    没等多时,穿着一身锦缎裁剪的蓝色印花铜钱员外袍,肥头大耳的地主便来到了门口。

    地主的手里拎着一袋沉甸甸的米,他笑眯眯地看着送上门来的李家二兄弟,说了一件事。

    沉默过后,地主问道:“决定好了吗?谁来?”

    李六七攥着二哥的手,沉声说道:“二哥,让娘她们活下去。”

    “好。”

    心中有愧的二哥重重地点头,从樊地主手里接过米袋子,转头大步离去。

    一滴水珠坠落在地面上,瞬间便被烫碎。

    家丁左右包夹着李六七进了门,樊地主家的大门被关上,阳光在身后被隔绝开来,形成再鲜明不过的光暗对比。

    出乎李六七的意料,樊地主并没有马上对他做些什么,而是将他安置在了柴房,中午时分甚至还给了他半个黑硬的馍馍果腹。

    李六七用唾液慢慢地舔食着混杂了麦麸、沙粒的馍馍,这时候,樊地主的府上传来了一阵动静,李六七将坚硬如同一块石头的馍馍藏在怀里,趴在窗户上听着外面的谈话。

    一个陌生的声音在和樊地主寒暄着:“黄县令遣小的亲自给樊老爷道一声谢,东西他老人家收到了,这事一定给樊老爷办妥。”

    樊地主笑道:“哪里哪里,鄙人教子无方,方才酿成大祸,失手杀了镇里的人。也要感谢黄县令的包涵,来,差人一路辛苦,小小心思不成敬意。”

    “哎呀!樊老爷太客气了,这哪成咳咳那替令公子顶罪之人,樊老爷可找好了?”

    一阵假模假样的推让过后,差人问道。

    樊老爷笑吟吟地说:“找好了,下贱人家一袋米便同意了,圈在柴房呢。”

    “好,那我们就带走了。”

    两个穿着皂袍直衬的差人闯了进来,见李六七身材这般雄壮,举着镣铐、刑枷的差人,也有些迟疑。

    日光幽幽,地主还是那副笑面虎的模样,他轻声道:“想想你那些快要饿死的家里人。”

    李六七冷笑一声,也不言语,径自伸出手来让差人戴上镣铐。

    见这小子识相,两个差人也松了一口气,不然真动起手来,就凭他们腰间的铁尺,能不能打得过这壮硕的青年还真不好说。

    “老爷且留步吧,我等这便压着这小子回县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