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劳工

    第四百五十章 劳工 (第2/3页)

信,因为在他们的认识中,根本就找不到几个,更别提像国师这种从来没干过,便能掌握高超的拉纤技艺了。

    这一刻,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今日亲眼见证了国师的非凡。

    “好!”

    不少闲着的纤夫纷纷叫好,内行看门道,他们早已经被姜星火折服。

    这种折服,不是姜星火拉纤拉的好,而是他们真正地看到了,高高在上的帝国决策者,能与普通百姓一样脚踏实地干活后的某种触动。

    皇帝拿着金锄头,每年特定日子象征性地在宫里的农田挥两下,是带不来这种共情的。

    这一刻,连留在桥上的清风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而其它力工见状,也都纷纷鼓起掌来,一时间,热烈的掌声响彻了整条长河,回荡在这片空旷的河湾。

    姜星火微微皱眉如此的欢呼声,但是他却丝毫不觉得骄傲,反而觉得十分尴尬和窘迫。

    姜星火的记忆,似乎又飘回了从前给洋人拉船的时候。

    因为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和最初的那个受尽了磨难,想要改变这个世界,让多数人过的更好的姜星火,真的越来越远了。

    如果不是那场梦,恐怕他还会无知无觉地沉溺在信息茧房里,继续跟皇帝和大臣们做着勾心斗角的算计。

    “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姜星火的声音不大,尽管如此,他的声音却似乎还是传到了每个人耳朵里。

    这让众人再度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世界,最缺乏的东西,莫过于谦卑。

    姜星火擦了擦汗,穿上长衫,对着王斌吩咐道。

    “去给酒楼下单子,请这些力工、纤夫吃顿饭,要有足量的肉菜,另外多要馒头、馍馍,少要米饭,吃不了或者想留下,还能揣回去。”

    光是发点钱,估计这些人也舍不得吃,如此一来,给酒楼带点订单,倒也算拉动一下小镇经济了。

    小于谦跟在姜星火屁股后面,刚才他尝试了一下搬箱子,奈何这玩意成人扛着都费劲,小孩根本在地上挪动都办不到,只好作罢。

    “师父不纠结了?”

    “不纠结了。”

    姜星火看着陷入了一片欢乐海洋的力工、纤夫们,说道:“能做一件事,便做一件事。”

    张宇初跟着姜星火,一行人沿着石桥往西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一处牌坊外。

    牌坊很高大雄伟,基座由数块青色巨石垒砌而成,石门上挂着牌匾,写着“化肥工坊”四个大字。

    过了牌坊,就是引人注目的几座巨大水车,这些水车是工坊的动力来源。

    事实上,大多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机器,譬如骡机、水力纺纱机、自动织布机,还有鼓风炉、自动锻锤.这些都是依赖水力作为动力的。

    哪怕是蒸汽机刚刚出现的时代,也不意味着蒸汽机能像水车一样顺畅而安全地运转,甚至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初期,工厂主们会用蒸汽机把水抽上来作为水车的动力。

    当然了,自然力量始终有其极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很多行业都需要终年稳定的能源供应,而水力做不到这一点,水力会受到雨量、汛期、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蒸汽机则不然,蒸汽机只需要煤炭,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是人类动力史的一次伟大进步。

    张宇初带着姜星火走到一处水车的房屋前,这间房子比较大,看起来足足有方圆三丈左右,里面安放着一台巨大的水车和相应的维修设备。

    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型号的水车?

    虽然已经知道,但是在亲眼看到的时候,姜星火仍旧感觉到对古人技术的震撼,水轮、凸轮、连柄、转轮、嵌齿轮、针齿轮、偏置曲柄、撞板.很难想象,这都是工匠一刀一锯制作出来的。

    而眺望干净的玻璃窗外,可以看到河流从房屋前方流过,而被河流冲击带来动力影响的转轴,则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械结构,带动着水车的转动。

    显然,水往低处流,这不是一句废话,而是正经的水力机械原理。

    大多数的水车都是利用天然河流的河水来转动转轴的,有时候需要借助人工水渠的帮助,有时候会弄水坝,让水坝形成高度差,或者水坝和水闸相结合的模式。

    姜星火又参观了几个水车的房间,发现其中似乎并不完全相同。

    “这些水车,是不同的类型?”

    “对,主要是水轮的类型不一样。”

    经过工匠的详细解释,姜星火才明白,这种水车的水轮有三种类型,下冲式的是利用水流的动力进入水轮的底部,而上冲式则是利用水从高处落下的重力冲击水轮叶片,这种水轮只有在需要加大动力的时候才会用到,除此之外,就是民间常见的水平式水轮,所需的技术工艺最简单,但缺点就是需要人工循环踩踏的动力作为辅助。

    “现在用的都是新研制的水车,这种水车的能力非常强悍,不论是效率还是转速度、器件耐久都比以前的水车高了不止一筹。”工匠介绍道。

    “嗯,这种水车,是专门研制出来给咱们生产玻璃时处理材料所使用的。”张宇初笑眯眯的补充道。

    之前便说过,烧玻璃,跟烧陶瓷,是没什么分别的,但前期处理材料,却需要各种复杂的技术,尤其缺乏动力,来处理原材料。

    张宇初又带着姜星火参观其他几座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也非常厉害,可以将制造玻璃的原材料辗轧到非常细微的状态,以及做深度加工之用。

    “兵器局和兵仗局那边,蒸汽机的研发进度很慢,那边毕竟是朝廷的,这里多少自主权还大一些.之前说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姜星火的话没说太透,但是显然,在技术研发上面,朝廷,尤其是朝廷的军工机构,是优先研发短期能突破并取得的实战效果的军事科技优先的,而且还受到了预算经费的限制,所以对于蒸汽机这种耗资巨亿、研发周期奇长、投入产出比奇低的项目,即便被督促,也是会有些滞后性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化肥工坊和玻璃工坊不同,利润高,现金流充足,而且直接受控制,所以投入研发的资金没那么窘迫,命令下达就能得到执行,也没有官府那边那么复杂。

    “已经在进行了,但进度很慢,困难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