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圈套

    第四百五十五章 圈套 (第2/3页)

也高,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配有书吏、典史、典吏、承发、盐仓攒典等职以协助办公,总数繁多,共有僚属八十一人。

    而今日刘富春要拜访的,便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典史和典吏。

    这两个名称虽然很像,但完全不是一回事,典史是正经的官员,是由吏部铨选,皇帝任命的,品级上虽“未入流”,但那也是官员,负责的是治安;典吏则是吏员,一般来讲,是衙门某方面的主管,在县里就是即吏、礼、户、兵、刑、工等“六曹”的主管,是地方的高阶胥吏。

    至于解缙的计划.

    好吧,解缙从来不当谜语人,论才华他确实很厉害,但论耍心眼,他这些年庙堂也没玩明白过。

    他的计划说穿了,也没什么高明之处。

    一个能干出来仗着钦差身份把自己捅一刀的人,你还指望他能想出来什么锦囊妙计呢?

    更何况,刘富春虽然是有跟脚的扬州本地商人,虽然他跟姜星火的瓜葛根本没人知晓(拍卖会时是被单独叫到了楼上且未引人注意),但你指望他一个外地商人,能短时间靠着一批货打入本地商帮内部去做些什么,那也太过不切实际。

    所以,解缙这次,就是指使刘富春来行贿的,跟他找人捅自己一刀的思路是一样的。

    既然没有理由抓你,那我就创造一个理由出来不就行了?至于这个理由假不假,那无所谓,反正能够锦衣卫和都察院抓人就行了。

    这就是个圈套。

    其他衙门的规模,相较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署而言,只能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刘富春虽然见识不少,可被人带着走进去,还是基本迷失了方向感,他在一个低阶小吏的引领下,来到一个房间前面,便见里面的桌案后坐着两名男子。

    一个穿着吏员的衣服,看起来有些儒雅;另一个则穿着官服,年纪稍大一点,留着短须,看起来更威严。

    “见过两位大人,小的刘富春,从扬州来做生意,手里有盐引,想提些盐,另外还有批货也想在淮安府销售掉。”

    听闻此言,两人都来了兴趣。

    若单单是想拿着盐引提盐,那自然是公事公办,回去等消息就好。

    说的难听些,想提盐的多了去了,你算老几?

    但刘富春既然是扬州来的商人,想必是懂规矩的,又特意提了一句货物,那就有意思了。

    刘富春上前躬身施礼道:“这里是货单,烦请二位大人过目!”

    那位面色有些威仪的典史伸出双手接过货单,仔细地翻阅了一遍,又递给身边的典吏,旋即抬头询问道:“这些货物,都是从何而来?”

    “回大人的话,小的是在杭州府的货栈购置的!”

    刘富春不假思索地回应道:“当初小的也是考虑到这边的价格偏高,故而才决定采购一批。”

    “知道为什么这边价格高吗?”典吏看着货单问道。

    “这”

    刘富春有些讪讪,还不是因为两淮盐场停摆,所以民间日用品也连带着开始涨价。

    可这是能说出来的吗?

    见刘富春晓得轻重,两人倒颇为满意。

    有些威仪的典史颔首道:“我看这货单,你还有购进过海鱼?又有没有在鱼里加入别的东西?”

    在江湖里,咸鱼这玩意,基本是跟贩卖私盐划等号的。

    你说你运的是鱼?这特娘的就是盐巴披了层鱼皮吧?

    “回禀大人,小的购进货物后,均是在杭州府进行检验,而且还请专人负责看守货物,绝对不会有误!”刘富春恭敬地拱手答道。

    他的表述很清楚,自己没有动过一点,而且也没有加入任何“佐料”,就是纯粹地运输了一些海鱼而已。

    淮安府靠海但大部分还是内陆,靠海的部分并不多,百姓以吃河鱼为主,而且黄淮一带的鱼,跟江浙的海鱼区别确实很大。

    “哦,那就好!”威仪男子点头道,接着又转头看向那位儒雅男子,询问道:“典吏以为如何?”

    “这商人所说的,恐怕是实情!”

    儒雅男子点了点头道:“只是这边有个规矩,若要验盐提盐,必须要提供呃.”

    “小的明白!这个不成问题!”刘富春毫不犹豫地道。

    刘富春当然知道对方的意思,但他旋即面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不过.”

    没等两人问,刘富春直接诉苦道:“这货确实没人敢买,不知道二位大人能否帮忙牵线搭桥一番?”

    虽然的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内部其实有规矩,盐务上怎么搞都无所谓,但地方商业最好不要插手,但这对于下面的官吏来说,显然有些苛刻,像他们这种基层的,还是很差钱的,而且如今还有利可图,所以也就懒得计较那么许多了。

    “好!”

    威仪男子颔首道:“我倒是可寻几位同僚问问,不过可要谨慎一些,万勿泄漏了消息!”

    “大人放心!小的省得。”

    刘富春连忙点头答应,其实他也晓得,自己之前的举动,已经触及到了忌讳的那部分,但是没有办法,谁让这是解缙给他下的死命令呢?

    大人物,他接触不到,但制造一个由头,解缙就可以从小的抓起,自然可以顺藤摸瓜,继而连根拔起。

    这条路,跟之前都察院的御史们走的路线,是完全相反的。

    这些御史盯着都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中高层,抓是抓了几个,可这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妻儿老小,是不敢大规模招认同党的,毕竟盐务这里面,涉及到的利益实在太大,大到他们都清楚,乱说话,全家全族跟着倒霉,而顽抗到底,则是父母妻儿都能保全,自己也不见得被杀头。

    不过这种事情,两人干的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也丝毫没怀疑这是否是设的局。

    “好了,我现在去寻人问问,你暂且在此耐心等候。”威仪男子沉吟片刻,又向刘富春交代道。

    哪里是寻人问问,不过是要分赃时抽水均匀罢了。

    两淮市面上的物资,都被把持住了,想要卖货,只能找那几家,而经手的官吏们,自然也要分润,如此下来,从远处辛辛苦苦交了不少商税运来的货物,根本卖不上什么高价,算总账下来不赔钱就不错了,不过刘富春这趟显然也不是为了赚钱,所以倒也不心疼。

    但必要的表演还是有的,刘富春微微苦着脸,忙道:“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