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黄河

    第四百九十五章 黄河 (第2/3页)

年,虽然是快要下值的时间,但礼部还在干活的官员,还真不少,因为吏部一共四个清吏司,分别是仪制司、祠祭司、主客司、精膳司,每个司都有正五品郎中一人,从五品员外郎一人,正六品主事一人,这三个是正经的堂官,剩下就都是佐官和小吏了。

    而这些为数不多的人手,每到过年的时候,要组织举办典礼、迎接前来朝见的外国使团,不说忙的脚不沾地,也可以说是团团转了。

    除此以外,礼部跟其他部门一样,也下辖了一些直属机构,不过跟工部那种自带一大串机构不同,礼部比较简单,就三个,一个是铸印局负责给官员造印绶的,另一个是教坊司(也叫教坊局).咳咳,其实是正经的管理一些乐户,专门在庆典或迎接贵宾时演奏乐曲的机构,但是因为还管着官妓,所以名声比较大。

    至于最后一个嘛,自然就是天使馆了。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别说啥?”

    一进门,就看有个绿袍小官正跟宋礼眉飞色舞地不知道在讲什么。

    见姜星火进来,马上正襟危坐了起来。

    “伱先出去。”宋礼挥了挥手。

    绿袍小官微微欠身,然后冲着姜星火行了一礼,方才屁颠屁颠地出去。

    “干嘛的?”

    姜星火挑眉,看了看门口。

    宋礼哈哈笑道:“教坊司的,还想着给我送小妾,我是那种人吗?”

    信你个鬼。

    “过来跑官的?”

    宋礼不屑道:“左右逢源的本事有,真让他干事,我问他吕宋国的天使馆缺人,他自己敢去吗?这种人在衙门里多了去了,平日里东摇西晃,就喜欢巴结上司,偏生有的堂官就吃这一套,被人捧着就忘乎所以了真到了失势的时候,第一个落井下石的怕是就是他。”

    “你拎得清就好。”姜星火又问道,“卓敬呢?最近听说总往钦天监跑,忙什么呢?”

    宋礼揉了揉脑袋,思忖几息才答道:“好像是在研究什么《星空志》?”

    姜星火微微一怔,旋即明白了过来。

    这件事该说不说,跟礼部关系还是挺大的。

    礼,自从董仲舒把天人感应捆绑上以后,就成了天人合一的存在,礼既要符合先秦的周礼,也要符合上天的规律。

    那么打破天人感应,重新实现圣王学说,就要让百姓看到这个世界在天文宇宙方面的真相。

    这些东西,光靠现在做实验,肯定是有的,但是用处不大,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不说是口说无凭,但即便眼见为实,百姓的接受度也不高。

    想要改变这种观念性的事物,必须要官方拿出有足够权威性的东西,同时随着大航海的进步,越来越多人见识到了世界广阔,见识到了这个世界似乎并不是在地理上以华夏为唯一中心的,这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其他不同的存在.然后再天文与地理相结合,自然就能从全方位的角度,打破天人感应的学说。

    大明啥都挺好,就是这钦天监的地位和水平,说实话,跟以前的朝代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别说宋朝,就是比元朝都差了老大一截。

    所以,礼部尚书亲自出手指导,也就不足为奇了。

    别看礼部下面的直属机构只有铸印局、教坊司、天使馆,是六部里面直属机构数量最少的,但实际上这种礼部对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但在默认规则上有指导关系的部门对接,还真不少,或者说礼部是六部里面有指导关系最多的部门。

    光禄寺是从三品级别的寺,主要负责置办祭品,准备宫廷、外交宴会,归礼部指导,与礼部多个司有业务直接往来;同样受礼部指导的,还有管国家祭祀礼乐的正三品级别的太常寺,以及掌朝会、宾客、吉凶礼仪引见赞仪的鸿胪寺。

    这就相当于六个寺里面,有一半,是归属礼部指导的。

    当然了,这也是正常的业务往来,部属于对寺高一级的指导部门,但对于光禄寺、太常寺、鸿胪寺,都没有对应的财政、人事权,这些寺的所有财权人权等权力,都是直接捏在皇帝手里的。

    也就是说,可以施加影响,但只要业务干的没问题,人家也完全可以表面“是是是”,实际上不把你礼部当回事。

    同样有指导关系的,还有兵部和刑部。

    比如太仆寺作为正三品的寺,负责管理全国马政,因为大头是战马和军用运输的驽马,所以直接受兵部指导。

    刑部,则是指导掌管刑狱案件审理,作为复审机构的大理寺,以及负责修订、发布法律的审法寺,也就是以前俗称的“三法司系统”,现在变成“四法司系统”了,人员和业务内容高度重合,流动性极强,自成一体。

    可是在明面上,大理寺和审法寺,都是独立的,刑部只有指导的能力,甚至不能说是权力,因为这些都不是写在纸面上的,只是这么多年以来,六部和诸寺、司相互协作之下,磨合出来的潜规则。

    “国师怎么这么晚了还过来?”

    姜星火思忖之际,宋礼起身给他倒了杯茶,捧着热茶的杯子,姜星火也回过神来。

    “跟你说三件事。”

    听了这话,宋礼也收起了轻松的神色,郑重地看向姜星火。

    “第一个是转过了年,北京那边交接完,墨麟和卢祥就会过来了,墨鳞为人方正,你和卓敬都要注意一些,平日里也要相处好,不要存有敌视.这种人未必就因为出身过往这些,就绑死在一条船上,我们自己做得好,同样也能争取过来。”

    姜星火的话说的比较直白,宋礼也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

    “第二个是天使馆的事情怎么样了?”

    宋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日本国、朝鲜国、安南国、占城国、琉球国,这五个国家目前外派的天使,都已经确定了,每个国家首都的天使馆,有礼部的天使,不同国家根据重要程度不同,从礼部的员外郎和主事里派,也有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派遣的随员.至于吕宋国,现在倒还真没定下来。”

    “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配合吗?”

    “都挺配合的,但之前有一些选好的人,哪怕是升官都不愿意出海外派,朝鲜国倒是都抢着去,除了朝鲜国,一个个畏之如虎的样子。”

    姜星火微微颔首,说道:“这不奇怪,朝鲜国跟安南国一样,自诩‘小中华’嘛,只不过安南国那边现在刚刚结束战乱,很多地方还不稳定,而朝鲜承平几十年了,跟大明接壤,离得近,自然都想去。”

    这种情况并不难理解,对于很多中枢的官员来说,被派到外国做天使,尤其是日本、琉球、吕宋这种岛国,那就约等于跟野蛮人敲椰子,前途是一片黑暗。

    反倒是军队和锦衣卫没那么多顾虑,因为他们本来就有不少外派的工作。

    但在朝廷对外政策转向的当口,这些人不想去,也得去,反正总是得有人干着活的。

    所以,就有一些小官,以及想要快速求个出身的国子监监生,面对能直接成为蓝袍官员的诱惑就忍不住了,经过礼部的培训,被送往了海外诸国。

    商品保险、期货、天使馆制度、市舶司制度、开海政策,这些都是密不可分的,既然历史线已经走向了不同的方向,那么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并没有人能够抵抗这些事情。

    “第三件事呢?”

    面对宋礼的询问,姜星火定定地看着他。

    显然,这件事是关于宋礼自己的。

    “有个机会,但是要不要把握,看你自己。”

    姜星火开口说道:“上次在江南治水,你出力甚多,现在江南水患平息,河工井井有条,这都是满朝文武有目共睹的功劳,谁都抹不去.以你的能力,其实更适合去工部。”

    宋礼稍稍惊愕,但面上神色不变,想了想后问道。

    “黄福要动,还是陈寿要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