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场区

    第五百四十三章 场区 (第2/3页)

,因此这次清田行动,苏州府还有人敢玩“缩弓”,但常州府下面的这些胥吏敢动手脚的却寥寥无几。

    一顿饭吃完,已是中午,刘婶收拾碗筷,姜星火等人不便再打扰,告辞离去。

    看着姜星火离去的背影,刘婶拍了拍自家孩子的肩膀,说:“伱可要好好读书,以后像国师这样当大官,造福百姓。”

    岂料孩子却摇了摇头,只说道:“我可当不了。”

    “国师多威风啊,还是大善人,大英雄,谁敢惹他,他就敢杀谁。”继父在一旁插嘴。

    “种田挺好啊,人人都当官,哪有那么多官当,种好田,累了躺田埂上望天,多好。”

    姜星火走在村落尚未完全干涸的土路上,心思飘远,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心态已经逐渐改变,也越来越有些“入世”了,看待这些人的目光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

    在青萍泊给过去的短暂经历画上了一个句号,姜星火巡视了一圈常州府,又砍掉了一串士绅的脑袋后,才顺着太湖西侧南下,回到松江府。

    松江府,手工工场区。

    这里位于大黄浦的旧址,与上海县城遥遥相望,相隔甚短。

    不过与以前一片烂泥地的样子相比,这里可谓是大变样了。

    棉纺织场区里,一座座工坊鳞次栉比,纺织女工们将纺好的布一个个挂在固定好的多节杆网上。

    工厂内,各式各样的纺织机器运转着,偶尔也有设备被搬运进去。

    因为这些纺织机器除了脚踏动力以外,大部分还需要用旁边的黄浦江水流作为动力,因此很多U型河渠被挖进了工场中,作为永不停歇的循环动力。

    这时候,姜星火当年炸掉大黄浦的堰塞湖,无疑就成了一个明智之举。

    这里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纺织女工,但工人们穿梭在工坊里,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倒也井然有序,这种秩序显然代表着,这里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组织度。

    “哎呀!”

    忽然间,人群中响起一声惊呼。

    “怎么回事?”

    只见一名身材瘦小的女人摔倒在地,她脸色煞白的捂住肚子,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眸里闪烁着恐惧之色。

    “你没事吧!”旁边有人走了过来问道。

    那女人看也没看她,摇了摇头。

    但有经验的妇人却看出来:“她她好像要早产了!”

    “快点送医!”旁边的纺织女工急忙叫道。

    很快,就有人去抬简易担架了。

    几个相熟的纺织女工将女人抱起,放上担架,向着工坊外面跑去。

    工坊里面,人们纷纷议论起来,无非是些闲话。

    这点是避免不了的,正如村口大妈们的秘密情报站。

    “怎么会这么巧?”

    “不知道啊!”

    “不过看她的样子挺痛。”有人说道。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从路上驶来,停靠在了路边,随即,一个随行的女人连忙喊道。

    “放马车上!”

    “唐场长,您在真是太好了!”

    几名女工抬着担架,快步朝着这边冲去。

    “等等!”

    几个前来参观的外国人这时候一脸懵,唐音却二话不说,把这几个人都赶下了马车。

    “人命关天,等什么等。”

    “快点下来,别把人撞到了!”

    当马车一骑绝尘离去,驶向工场区内的医院的时候,几个外国人还处于完全懵逼的状态。

    日本国的泰子内亲王,也就是雪舞樱,这时候倒是不太好说话,因为她作为女人,隐约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而吕宋国的吕恭倒是想说话,但他汉语水平本来就不行,这时候一着急,更说不出来了,连句子都组织不完整,怕是一出口就是“阿巴阿巴”。

    还是小胡体面人,胡汉苍这时候冷静地问道:“唐场长,这女工是不是早产了?”

    唐音白了他一眼,终止了后面的谈话。

    手工工场里都是女工,这种事情,都是免不了的。

    不过跟生孩子这种小概率事件相比,其实困扰女工的,更多的是月事。

    一旦来月事,有的时候不那么疼痛,还能忍一忍继续上工,可若是腹痛难忍,那时候真是要了命的疼。

    唐音作为女人,非常理解这种痛苦,并且做了不少措施,而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男人,都是不太能理解的,并且视之为污秽,尽力远离。

    “先吃饭吧,饿了。”

    一点小插曲不足为虑,来自琉球国的贺段志此时诚恳建议道。

    李杰点头附议,他来大明快十年了,之所以不想回去,跟不想回岛上吃手抓饭有很大关系。

    既然大家都饿了,作为这里东道主的唐音也不好意思让他们继续饿着,于是说道。

    “诸位远道而来,场区的食堂虽然口味一般,但还是将就吃点吧。”

    工场区里各种设施和建筑都很齐全,有点像一个规模很大的小镇,该有的都有。

    来到一个分区食堂,因为不算饭点,所以里面也没有往常的人山人海,没多少人在这里吃饭。

    唐音带领他们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然后递过了菜谱说道:“诸位看看吧,现在人少想吃什么可以单点,菜谱上都有,等过会吃饭的人多了可就单点不了了。”

    “嗯,多谢。”

    贺段志接过菜单看了一眼,笑了笑:“这里的菜价不便宜吧?”

    “单点都是大盘装的一份。”

    唐音没有解释便宜不便宜的问题,想要便宜那去排队吃每日随机套餐就好了,既然来单点了,那肯定就不便宜,而且这东西都是相对的,这里做的菜味道可能一般,但盐、油都干净,菜肉也新鲜,分量大,就是给体力劳动者吃的,跟江南人家自己做的小份清淡菜肴肯定不能比。

    唐音起身,拿着托盘亲自给他们盛了些饮料。

    说是饮料,其实跟现代食堂里的免费汤性质差不多。

    为了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是帮助女工们缓解痛苦,唐场长贴心地在食堂准备了免费的姜枣热饮,这玩意就是一大桶水里撒上一小把姜和一大把剖开的枣,同时加点其他补气血的中药,成本对于家大业大的工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却能有效地帮助女工。

    当然了,至于红糖桂圆之类的嘛,那是没有的,想要放自己去食品铺子里买,都有小袋装。

    除此以外,食品铺子里还有不少乱七八糟的好吃小零嘴,但都不算便宜,衣服店也是同理。

    显然,就是工场吃工场花的意思,因为女工们的工酬,放在整个江南来看,都算是偏高的,所以自然需要一些小手段在生活上面回笼一些,免得女工频繁地辞职。

    想要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当然需要自己出钱,不过这些东西都不是强迫的,如果不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那么工场区里,同样也有标准供应的食品套餐和免费的饮料,还有配套发放的工装,完全取决于自己。

    根据唐音得到的调查统计,一般来讲,年轻的小姑娘会在这些上面花的多一些,而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工,尤其是有家庭的,则会更加节省,把每个月的工酬攒起来寄给家里。

    “那就来个酸辣藕片吧。”

    郑和下西洋,还没航行到能带回来土豆炒土豆丝的地方,但在江南,尤其是工场区的食堂里,藕这种食物,最近一直是主流。

    唐音端着饮料回来时,听到胡汉苍如是说道。

    给几人分了饮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