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对马

    第五百六十六章 对马 (第2/3页)

忙着在这风起云涌的京都中,寻找着新的依靠。

    京都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大内、花之御所、御台所还是鹿苑院,都笼罩在一种紧张戒备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猜测着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暗中布局。

    虽然对外宣称足利义满是突发疾病,但这场谋杀事件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散,在京都的某个角落,都有人暗中调查事件的真相,怀疑足利义满的死并不是那么简单。

    尤其是在世阿弥也被忍者所暗杀以后,情形就愈发吊诡了起来。

    这些暗流涌动并没有引起足利义持的足够警惕,他正忙于联系各地的实力派支持他的统治。

    室町幕府建立之初就是个畸形产物,幕府中存在一大批既在幕府中枢世袭垄断实权要职,又在地方拥有大量领地的守护大名,代表就是所谓的“三管四职”,也就是斯波、细川、畠山、赤松、山名、一色、京极等家族。

    面对以“三管四职”为代表的守护大名,室町幕府的将军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从初代将军足利尊氏开始,室町幕府的将军对付以这些人最常用也最好用的办法就是挑事,即让守护大名彼此之间斗个不亦乐乎,幕府将军再出来调解或镇压,以此加强权威。

    而除了“三管四职”这些室町幕府内部的实力派,足利义持还得面对同出一宗的“镰仓公方”。

    所谓“镰仓公方”,指的是室町幕府初代幕府将军足利尊氏在开创幕府的时候,为了对抗南朝,不得不把幕府设在京都,而在武家的重心关东,尊氏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足利基氏,治所在镰仓,是为“镰仓公方”。

    镰仓公方统辖着关东八国及伊豆、甲斐两国,上述十国的守护大名与关东管领,镰仓府均有任免权,可以说镰仓公方就是关东的幕府将军。

    同时,镰仓府的组织与幕府几乎完全相同,有时又被称为关东幕府。

    到了足利义持这一代,双方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镰仓公方常有“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事实上,如果历史线不走歪的话,再过三十年,镰仓公方就会出现公然对抗幕府的“永享之乱”,最终兵败,镰仓公方血脉一时断绝。

    所以,幕府内部实际上相当于有两个幕府,一个京都的室町幕府,一个镰仓公方的关东幕府,两个幕府都是足利氏,但此时经过数代传承加上权力斗争,已经形同陌路。

    而京都内部,还有大内(天皇)、花之御所(幕府将军)、御所台(日野康子)、鹿苑院(佛家)等不同立场的派系。

    幕府之外,还有各地跟室町幕府从来都不是一条心的实力大名,以及奥州探题、羽州探题、九州探题三大探题(约等于大明的总督),再加上那位南朝那位出家蛰伏的后龟山天皇和那些心系南朝的旧臣.可以说,虽然幕府将军足利义持正在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无暇顾及这些,但这些暗流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对这个二十岁出头年轻人的统治构成威胁。

    ——————

    京都西郊,嵯峨大觉寺。

    《明德和约》后,南朝交出了代表天皇法统的三件神器,也就是天丛云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在此之后,后龟山天皇就一直生活在这里,以“南主”“大觉寺殿”自称,生活虽然孤寂,后龟山天皇却隐忍坚持了下来。

    此时这位已经出家的日本天皇,端坐在精致的佛堂中。

    阿野实为、公为父子以及六条时熙等亲近的公卿侍奉在他的身边。

    “消息已经确认了吗?”

    “确认了。”

    吉田兼敦肯定地说道:“相国寺那边的消息,结合了京都的消息,确认无误。”

    而另一旁的吉田兼熙则补充道:“而且您的女儿泰子内亲王此前来信,大明的国师有意支持您重登天皇之位,如今足利义满已死,完全可以起事了。”

    “嵯峨大觉寺周围监视我们的武士,也都明显被撤走了许多,足利义持的人手应该非常紧张了,他不认为我们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后龟山天皇听着他们的讲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恢复南朝的野心从未停止过,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临了。

    后龟山天皇很清楚,只要足利义满一死,现在朝野的局势必将发生剧变,不仅北朝的后小松天皇不会甘于沦为傀儡,其他势力更是不会服根基尚浅的足利义持,足利义持作为足利义满的继任者将面临无数的麻烦和挑战,而这正是后龟山天皇等待已久的机会。

    “不错,即便没有大明的干预,现在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起事。”

    后龟山天皇很快就做下了决定,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最差的结果,也不会比现在被软禁的状态差,好的结果就是要么恢复南朝,要么重新成为整个日本的天皇,有什么好犹豫的?

    很快,后龟山天皇就跟亲信商议决定出奔,秘密临幸南朝的旧都城吉野,他相信只要能够召集起旧南朝的势力,就能够起兵反抗室町幕府的统治,恢复南朝的辉煌。

    在夜幕的掩护下,后龟山天皇带领着一行人悄悄地离开了嵯峨大觉寺的寺庙,他们穿过茂密的森林,越过险峻的山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吉野。

    这座古老的都城依然保留着南朝的痕迹,让后龟山天皇感到无比亲切。

    回到吉野的后龟山天皇立刻开始召集旧南朝的势力,他向吉野忠于他的豪族和武士发出命令,号召他们响应。

    同时,他也派遣使者前往各地联络旧南朝的遗臣和他那些曾经忠诚的支持者,其中就包括他最重要的支持者,北畠氏。

    在吉野的日子里,后龟山天皇的生活变得异常忙碌而紧张,他每天都在处理各种政务和军事事务,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但却感受到了久违的亢奋。

    而且后龟山天皇也清楚地知道,他的行动已经引起了室町幕府的注意,他必须尽快拥有自保之力,所以他不仅不断地召集兵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而且正式派出使者六条时熙向大明求援。

    ——————

    永乐六年四月,南京。

    奉天殿内,接见完后龟山天皇所派使者六条时熙后,大明的高层正在进行商议日本的事情。

    不管是今川了俊那边派来的使者,还是伪装成大明商人的锦衣卫间谍,亦或是各种其他渠道的情报,都已经证实了足利义满确实死了,现在日本国内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乱成一团。

    而足利义满的死亡,对于大明则意味着很多事情都变得顺利了。

    而后龟山天皇也在亲笔信中表达了对大明的敬意,并请求大明能够支持他。

    “后龟山既然请天兵助剿,那开战的理由就有了。”

    朱棣敲了敲龙椅,问道:“但日本国内如此纷乱,到底是静观其变,等他们自己内部乱起来,还是大明主动出击,朕还没有想妥当。”

    朱棣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大明如果主动出击,那么哪怕是打着帮助后龟山天皇的名头,依旧有可能起到反效果.假设原本随着足利义满的去世,日本内部各势力会乱起来,那么大明这个外敌来临,反而会让他们团结起来。

    但事情同样有两面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日本内部虽然纷乱,但还不足以推翻室町幕府的统治,而大明的出兵,则会给了这些势力起来反抗幕府的胆量。

    众人大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说什么的都有,武臣通常偏向于现在就打,文臣则普遍认为应该先等日本自己内部乱起来。

    “国师怎么看?”朱棣看向了姜星火,问道。

    “现在就该打,宜早不宜迟。”

    姜星火回答的很果断,随后详细阐述了自己的依据。

    “经过这些年的情报侦测,日本国内的情况,已经非常明了了。”

    “幕府体系内虽然有很多矛盾,但无论是后小松还是新的御所台日野康子,亦或是‘三管四职’、‘三大探题’为代表的守护大名他们其实都是跟室町幕府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至少目前是如此,室町幕府倒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无论是面对大明的远征,还是面对南朝后龟山的复辟,他们的态度肯定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先打退外敌,随后再进行内部争斗。”

    “而在幕府体系之外,镰仓公方也就是关东幕府,是一个单独的体系,他们与室町幕府体系的态度不一样,镰仓公方坐拥关东十国,在日本实力不可谓不强大,而在夺取日本最高统治权方面,这两家虽然都姓足利,但反倒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若是大明出兵,那么镰仓公方马上提刀上洛,到后小松面前痛陈利害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因为大明出兵对镰仓公方的利益短时间内看不到损害,反而对室町幕府的利益损害极大,而室町幕府利益受损,对于镰仓公方夺权就是不折不扣的获益。”

    朱高煦补充道:“更何况,大明一定是从西方开始进攻,而镰仓公方在关东!就算镰仓公方随着战局的进行,真的认为大明有吞并日本的可能,也一定会先把室町幕府取而代之,随后再召集关东关西诸侯进行抵御,无论如何,镰仓公方都是要先对室町幕府动手的。”

    “不错,远交近攻。”

    朱棣点了点头,示意姜星火继续说下去。

    姜星火沉吟刹那,继续陈述道:“而大明一旦登陆,最先面对的,其实是九州岛、四国岛以及本州岛西部的这些守护大名,也就是松浦氏、大友氏、大内氏、河野氏、细川氏、有马氏、山名氏这些家族这些家族跟大明通商多年,普遍重视海外贸易,只要大明明确表示此次远征,只是为了帮助日本剿除内乱,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那么这些日本列岛西部的守护大名,是完全能够争取到站在大明这一边的。”

    齐王朱高炽这时候也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重新回到吉野的后龟山,如果只有北畠满雅的帮助,恐怕很难抵抗足利义持,因为足利义持必然会以这个弱小的敌人开刀,从而震慑群雄。”

    其实后龟山的死活不重要,不过是个出兵的名头,但众人心照不宣,朱高炽问的是能不能直接登陆,直捣京都达成目的。

    毕竟大明舰队对锡兰国、英国这些小国都是这么干的,方便快捷的很。

    郑和这时候忽然问道:“能直接登陆到本州岛南部的畠山氏的地盘吗?这样就能直接支援吉野,甚至直接进军京都了,远比从西面平推过去快得多。”

    “不行。”

    这时候平江伯陈瑄解释道:“那边的水文已经看过了,除了少数几个港口,其他地方没法登陆,而这些大港口离室町幕府的统治核心区实在是太近了,室町幕府在这附近召集十万之众恐怕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室町幕府打完南北朝统一战争没几年,战力纵然不如我大明,但也绝对不容小觑,如果强行登陆,很容易就被推下海。”

    朱棣看向了明军里的登陆战大师,成功上演了清化登陆的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沉思片刻后,也是给予了否定的答案:“基于济州岛这个中转点从西部登陆,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有利,很容易站稳脚跟,继而源源不断地把部队送上去,但如果强行从没有内应也不熟悉的京都南部登陆,那这种规模的舰队被日本人的水师提前发现是必然的,就算不爆发海战,也意味着舰队的任务会非常繁重,既要抢滩又要运输人员和物资还要用舰炮掩护.以我们的运力,算上必要的物资,一次送上去几千人就顶天了,还得留下部分军舰掩护,剩下的船只返回济州岛继续装人装货,没个几天时间根本回不来,这几天内若是幕府军铁了心要不惜代价地进攻,滩头的部队不见得能守得住,而如果第一次登陆没效果,后面就失去了突然性,更不可能成功了。”

    “不能直接登陆,蒙古人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吗?”朱能也表达了明确的反对态度。

    “派火器部队上去呢?有舰炮掩护,再加上火器部队组成空心方阵,就算是来几万幕府军,主动进攻不行,应该也能守下来。”

    姜星火摇了摇头,只说道:“得考虑天气因素,现在已经四月了,如果跨海征日,就必须要在秋季以前动手以避开海上的风暴,但日本本州岛南部夏季受到来自于大海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普遍偏多,一旦下雨火器部队就不好使了我们预测不了天气,赌不了登陆这几天下不下雨。”

    是了,火器部队组成空心方阵固然防守时候火力凶猛,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燧发铳还没有列装,现在都是火绳铳,一旦下雨,战斗力大大减弱。

    而大明的火器部队面对诸如安南军、英军,固然是打出了近乎屠杀的战损比,但天气原因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旦在雨天战斗,被敌人近身,光靠铳刀阵,明军根本不可能打出那种惊人的战损比,而在冷兵器战斗中人数处于劣势,被优势数量的敌人推下海,真不是什么稀奇事。

    而姜星火对日本内部各势力的分析,显然也很有道理,朱棣越来越意识到局势的紧迫,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皇帝,他不能坐视日本内乱而不顾,更不能让这个机会白白溜走。

    在这个关键时刻,朱棣展现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