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勋贵的路在何方

    第三百三十五章 勋贵的路在何方 (第1/3页)

    官老爷们的利益肯定是受到损害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发出他们的声音,因为朱由校做事都是讲究一个,有证有据。

    哪怕是犯了罪的官员,也没有投到锦衣卫的监狱里面,反倒是直接投到了刑部大牢里面。

    所有的证据都摆出来,这些官员就算想要反口,也没有办法洗清他们的罪过。

    刑部尚书和两位侍郎这些天来也是战战兢兢的,他们知道陛下想要做什么事情,也知道朱由校正在死死地盯着他们。

    如果他们胆敢有什么徇私舞弊的行为,他们马上就会被朱由校撤换了,而他们被撤换之后的下场,那也是可想而知的。

    哪怕有一些官员曾经是他们的同年,同乡,甚至是好友,但他们也不得不公正廉明的处事。

    哪怕被人家在公堂之上指着骂八辈祖宗,他们该杀的还是等于杀。

    侩子手有一个规矩,杀人不过百,侩子手都已经换了好几批了,人还是在不停的杀。

    最后刑部已经没有足够的侩子手了,只好向朱由校上书。

    这个问题倒是好解决,朱由校直接给他们派来一批近卫军的士兵,这些人可不讲究什么,杀人不过百。

    除了这些文官的利益受损之外,同样无奈的还有那些勋贵,他们的利益同样也受损了。

    他们大多数的人因为祖上遗留下来的福泽,都还继续在明朝的军队里面任职,主要都是五军都督府与大明二十六卫。

    当然,也还有各地的军队,甚至是卫所兵的高级将领,也有他们的份。

    在朱由校最近这个行动中,他们有不少的子弟被杀,但是他们也只能够打碎了牙往肚子里面吞。

    他们那些子弟犯了这样的错误,那是他们没有管教好,被杀了也就被杀了。

    大家都非常明白,但凡他们敢给朱由校上书求情,那他们整个家族就要倒大霉,在整个家族以及区区一个子弟的比较之下,他们当然会选择保存家族。

    死了一个子弟还可以再生,但要是家族没有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可哪怕是这样,他们心中也是无比的难受,因为他们敏感地察觉到了一个事情,陛下想要裁撤卫所兵。

    没错,朱由校想把所有的卫所兵全部裁撤掉。

    虽然现在朱由校没有这样做,但是他的打算却是十分明显的。

    应天府的一大批勋贵,甚至是东南的一大批勋贵,都已经集中到了徐弘基的府上。

    此时,徐弘基的魏国公已经传至了第十代,在这里的人除了徐弘基府上的,还有荣国公府上的,甚至还有其他一大批勋贵。

    他们祖上有一些是大明立国时候,立下功勋成为了勋贵,有一些是当年朱棣靖难时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