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锦衣卫

    第二十章:锦衣卫 (第1/3页)

    自太祖初设锦衣卫以来,已经过去二百多年,虽然其中也有过被裁撤,被压制的时候,但锦衣卫大体上还是充当着皇帝耳目的作用。

    可随着大明的日益崩溃,锦衣卫的作用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微乎其微。

    天启年间,魏阉用事,东厂压制锦衣卫,锦衣卫也成为了魏阉的爪牙之一,好处东厂倒是都拿走了,锦衣卫也就堪堪喝口汤。

    待到崇祯年间,魏阉倒台后,皇帝清算厂卫,除掉指挥使以及各级官员被拿办外,锦衣卫自身也受到沉重的打击,崇祯重用所谓“清流”,达到“众正盈朝”的效果,而自诩清流的文官们自然不会对锦衣卫有多少好脸色,所以崇祯朝到现在,锦衣卫的凋敝也更加严重了起来。

    与大部分人印象不同,锦衣卫充当的更多的像是皇家私刑队伍,做的其实也是见不得光的脏事,与真正意义上的情报机构还是有些差别,毕竟他们并没有系统化的进行间谍培养训练,也没有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间谍的先例。

    当然也不仅仅是锦衣卫,这个时代,对间谍手段的使用还是相当原始的,大部分只是充作军情刺探,了不起搞搞刺杀,而且并不成体系跟网络,更多只是依靠锦衣卫自身能力办事。

    这一点对顾复光来说尤其如此......

    顾复光世袭锦衣卫百户,然而因为其父顾魁依靠许显纯,在崇祯登基后被划为了阉党,属于重点打击目标,顾奎被革职流放,而顾复光也被削掉世袭资格,沦为普通庶民。

    对于顾复光来说,当庶民太难了,顾魁跟其他混吃等死的锦衣卫不同,他是真的想做出一些成绩来,而他也确实是有天赋的,虽然天赋并没有用到对的地方。

    在魏忠贤跟文官对垒的时候,顾魁就通过其对信息的敏感度抓住了不少文官的把柄,为魏忠贤处置所谓的“东林党”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他也通过对魏忠贤和宫里的零散信息进行拼接分析,帮许显纯讨好上级。

    就是这样他一度做到了千户的位置,对于自己的儿子顾复光,他也是将一身所学倾囊相授,可以说,顾复光从出生就是天生的间谍料子。

    只可惜,阉党垮了,父亲被流放,不久病死在了广西,顾复光也失去了锦衣卫的世袭职务,在崇祯年这个天灾人祸频发的时代失去世袭职务去务农,那和自杀没太大区别,何况他老家还是陕西的。

    顾复光活不下去了,不仅父亲置办的微薄田产被败光,还欠下一屁股债务,走投无路之下,他却被杨嗣昌的人相中。

    这个已经不是锦衣卫的前锦衣卫之子有着不寻常的能力,而且还已经不是锦衣卫出身,用起来不用担心惹一身骚,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这个人没有背景,丢弃起来没什么顾虑。

    于是在引荐下,顾复光拜会了杨嗣昌,杨嗣昌开出了很诱人的价码,帮他还清债务,同时还会为他讨回锦衣卫的世袭职务,当然前提是,他要协助杨嗣昌击败李自成。

    这个条件太诱人了,才二十四岁的顾复光不甘心一辈子做个农民,不甘心一身本事浪费在黄土之上,所以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杨嗣昌的要求,伪装成流民加入了李自成的军队。

    因为这几年的艰苦生活,他早就和农民一般粗糙,闯军也没有生疑,便安排他去后营担任役夫。

    不得不说,杨嗣昌这步棋相当高明,流寇之所以难以剿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流动性太高,朝廷的军队追不上,追上了打不过,因此李自成等人得以裹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