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初露锋芒

    第八十二章:初露锋芒 (第1/3页)

    洛阳城外,天气格外的晴朗,虽然寒风依然刺骨,但高悬的太阳还是能给人带来一丝丝暖意。

    可惜的是,这般好的天气,洛阳的豪贵公子们却不能出城踏青了,此刻的城外,明闯两军正在紧锣密鼓的排兵布阵,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战场边缘的小土包上,李炎正坐在一张小马扎上,身后则是绣着闯字的大旗,身边还站立着十余个卫兵,个个都神色紧绷,双目死死的盯着不远处的战场。

    此处地势高峻,方便进行全局指挥,闯军没有望远镜,只能这般进行指挥,能寻得个高点已经是不错了,虽然此战是意料之中,但李炎还是心中忐忑不已,手里持着一根木棍,木棍上束着些鎏金色的流苏,这是李炎专门制造的“指挥棒”。

    然后此时他的手就不住的揉搓着散乱的流苏,大腿也禁不住的颤抖,心中已经是将漫天神佛祈求个了遍。

    这场仗,闯军并不占优势,从将领的角度来讲,李炎跟高一功都缺乏指挥的能力,高一功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但历来战术指挥都是李锦在做,李炎则是理论很多,但从来没有野战经验。

    而明军这边,王绍禹是军中悍将,虽然人品很有问题,但打仗的能力是不需要怀疑的,而其手下,田虎是猛将,任继荣长于军略,谢应龙擅长火器,个个都是老于行伍的角色,比起闯营这边有不少的优势。

    士兵的角度来讲,劣势就更大了,人数上讲,明军足足五千之众,闯军只有三千,质量上讲,备效军的水平也就和一般明军不相上下,王绍禹手中那三百全副武装的家丁则是远胜备效军的精锐,而备效军在宜阳扩军,还多了两千多生瓜蛋子,水平就更次了。

    技术上来说,这次明军出动了火器部队,谢应龙带着四百弓箭、火铳混编的军队加入了战场,同时还有四门佛郎机,这也是备效军第一次面对明军的热兵器。

    而备效军唯一的优势也就是唯一的胜负手,就是王学礼的两百骑兵,自来洛阳开始,李炎就一直让王学礼的骑兵隐藏起来,而根据顾复光的回报,王绍禹尚且不清楚闯军的骑兵参战了,目前还是认为只有步兵。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学礼的布阵就没那么讲究了,既没有留预备队,又没有巩固两翼,将部队一分为三,谢应龙的火器部队押后,他的三百精锐家丁居中,前驱的则是在他看来跟炮灰没什么区别的一般明军,三个由大到小的方阵排列在平原上,赤红色的王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而李炎这边,则是将部队一分为三,形成一个“品”字排布在平原上,中间的方阵有备效军精锐组成,新募之兵则分居两翼,通过这种阵型来减轻两翼的冲击,免得两翼崩溃。

    不稳定的郭君镇也被李炎丢到了正面第一线,李炎倒是不怕郭君镇倒戈,因为昨日他已经接到了顾复光的情报,知道了郭君镇被王绍禹狠狠坑了一道......

    战争还没开始,郭君镇就已经派遣麾下仅次于刘文炳的将领,庞天赞秘密前往王绍禹处商讨倒戈事宜,按理说这对王绍禹是天大的喜事,奈何王绍禹这个人人品确实差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