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洛阳之战(一)

    第八十四章:洛阳之战(一) (第1/3页)

    吃了这么大的败仗,王绍禹不能没有个交代,为了能给朝廷和一众文官一个说法,王绍禹一回城就先发制人弹劾了战死的罗岱以及谢应龙等诸将。

    按照他的说法,之所以失利都是因为罗岱“消极畏战”,谢应龙就更狠了,王绍禹直接跟他摁了个“里通闯贼”的罪名上去。

    河南兵备副使王胤昌素来跟王绍禹穿一条裤子,在洛阳并称“二王”,如今兵备使不在,王胤昌自然大权在握,二话不说就判了罗岱临阵脱逃之罪,不过念在其殉国,不罚其过,而谢应龙就惨了,直接下狱待审。

    虽然田虎、任继荣等将领都对此大为不满,认为谢应龙无罪,可现阶段于公于私,都不能忤逆王绍禹的意思,洛阳还得守,守城那就得靠王绍禹,王胤昌这点子道理还是想的通透的。

    关于洛阳城防,王绍禹还是有把握的,王胤昌以城防之事询问他的意见,王绍禹拍着胸脯保证道:“贼侥一时之幸能得一胜,然某料其必不敢攻城,若贼果真攻城,愿提劲旅破之!”

    王绍禹这么说是有底气的,洛阳是大城,城墙可不是那种夯土的县城,而是实打实的砖包城,这样的城墙,便是用红夷大炮轰都不见得能轰开,何况闯军那些简陋的攻城武器?

    再其次,随着陆陆续续溃军逃回城池,王绍禹又收拢了四千多人,虽然前次吃了败仗,但是闯军损失也不少,兵力上他还是有极大的优势,他就不信李炎能以劣势兵力来攻城?

    除此之外,作为河南重要的府城,洛阳还配备有火炮十六门,分置于四墙,都是一等一的红夷大炮,一炮下去糜烂数十里,闯军一帮子泥腿子,肯定没见过这阵仗,到时候两炮下去,还不吓得他们屁滚尿流?

    其实,站在王绍禹的立场上他这么想是完全没问题的,李炎前次之战后兵力也就两千出头,攻城方法无外乎是强攻和围城,从兵法角度来讲,李炎现在是全然不可能有任何办法奈何洛阳城的!

    王胤昌听到王绍禹这般分解,心中也大定,要知道王绍禹吃了败仗,惹得坐镇洛阳的吕维琪勃然大怒,吕维琪虽然是南京的兵部尚书,比不上京师的实权大,但那也是实打实的二品官,真要办了他跟王绍禹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在吕维琪面前他是豁出老命才保下了王绍禹,如今听王绍禹这么解释,他也就放心了,吕维琪那边至少有个交代。

    吕维琪其实不需要他分析,堂堂兵部尚书怎么可能不知兵?他倒是也不认为洛阳能出什么幺蛾子,只是王绍禹这仗打的太难看了,联系这个人的人品让吕维琪很想借题发挥宰了他,可惜现在大战在即不能动摇军心,索性按住了杀心。

    当下最紧要的两件事情,第一便是立即催促李仙风回援洛阳,福藩在洛阳是万万不能有失的!第二,则是得查明李自成的大军是否还在新安,若是李自成的大军已经临近洛阳,那这事就棘手了,免不了一场恶战了。

    当然,吕维琪的想法是没问题的就是晚了些,因为李炎从始至终都没有打算正面打洛阳,只是远远的在望的见的地方扎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