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这年头,拉偏架都改明着来了?(二合一?)

    第三百九十四章 这年头,拉偏架都改明着来了?(二合一?) (第1/3页)

    这些地仙,仗着有个镇元子摆在前面趟平了道路,便对神仙一道颇有微词。

    虽不明说,但私下的交流中却十分大胆,甚至能算得上是大放厥词。

    单只是这一点,倒也平平无奇。

    毕竟,上到神仙,下到修行者,都有着一套严格的鄙视链。

    佛道正统的看不起旁门左道,而旁门左道又看不起那些修行邪法谋害生灵的败类,而哪怕是这些败类也能对异类成道的个体投以鄙夷的目光,至于异类虽然它们已经是整个鄙视链的底端,但其内部又得细分个三六九等,最下等的基本就是那些诡修了。

    它们所在的地方,阴煞迷漫,万物绝迹。

    除了极少数类似于柳木槐树这等,或者在坟间墓堆间穿梭的鼠类虫子之外,很少能与之共存。

    大概能算个究极弱化版的相柳?

    至于仙神的层次也大差不差,总体而言,仙神大于地仙大于地祇,再其次是那些在凡俗中修行到了极致掌握了神通术法悠游自在,却没破茧成蝶立地成仙,以至于寿命有尽的人仙,接着是异类得道的妖仙之类(这一团体,即便是成了仙神,也大多数为他人坐骑,或是看门的打杂的,很少有遗世独立护得自身周全的存在)。

    至于最底层的.没错,仍是诡仙。

    只是地府阴神,城隍,土地这一类也被划分到了诡仙之属,间接的拉高了诡仙的层次,正经的诡仙,下到三魂七魄凝聚阴神的修行者,上到那些知名的诡王,幽冥诡帝都属这一类。

    这些个存在,缺失了肉身的寄宿,虽然已经获得了相对悠久的寿命,但每隔个百年地府按生死簿搜查锁魂时就得躲躲藏藏,即便躲了这一遭,三百年一次小雷劫,五百年一次大雷劫,度过去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度不过去就身死魂消,只留一点真灵轮回转世。

    一般来说,除非能在五百年的期限内,在地府,人间混得一官半职,否则的话,大多数的诡仙都会卡在三百年的门槛上,着手准备自己轮回转世的事宜。

    投个好人家,亦或是往魂魄中夹带一点私货,基本是绝大部分诡仙的最终追求。

    只是,这点算计能不能瞒得过孟婆跟六道轮回,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虽然有鄙视链,但这玩意儿又不是人种划分,无非是道路选择跟现实逼迫,除了少部分恪守,古板的家伙外,大多数人都并不在乎这个.

    俗话说,九州不养没用的神仙。

    诡仙凋零后,分崩离析的魂魄能调理人间阴阳,扩充幽冥,崩碎的真灵除了最大的那块会投胎转世外,其余的都会被六道轮回研磨细碎,分散投给虫鱼鸟兽,在这些新生禽兽的体内,逐渐孕育完整的真灵。

    人仙之属也大差不差,提炼过纯粹的灵机能反哺天地,虽然达不到地祇死亡时,那富饶千百里沃土的程度,但日积月累下,也能加快对周边地脉的成长,那些凡俗间,佛道山门所在地灵机富饶就是因此而来的(当然,本就是山清水秀之所,人仙的死亡只是让其更上一层),而魂魄也自然按照诡仙的流程分解。

    至于神仙二位,大多都聚集在天庭跟地上,担任着某个神职,为天地的运转提供自己的一份力。

    反倒是地仙,这种,上摸不着神仙门槛,下又寿命无穷的玩意儿,才是真正的祸害所在。

    众所周知,想要成为地仙,除了明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实现三田返复,烧成丹药。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这一定性规则之外,已成地仙的存在。

    自身的生命层次已经高于人间,但受限于道路的原因,无法飞升天界,为了避免自己不像个漏斗一样,被凡俗间抽成干尸,却是要在凡间取一山清水秀之地,开辟洞天福地,驻存己身。

    而洞天福地毕竟跟完整的世界不能比较。

    其中不仅区域狭小,各种规则也不那么完善,一切所需都需要外界援助,而地仙的修行更是需要大量的灵机跟其他物质,自然,这一个个洞天福地就成了内置的抽水机,趴在世界本体上源源不断的抽取资源来维持自己。

    也就是这些个地仙,在抽水的同时,也不断的派遣弟子行走人间,从斩妖除魔,到调理一方水土,脏活累活儿全不在乎,再加上时不时的把福地里的一些珍奇宝物,植物,乃至于培育好的地脉分享出来。

    将收支勉强维持在一个不亏不赚的平衡线上,这才没惹恼了天庭,引来雷霆之怒。

    虽然心里头不耐烦的紧,但持国天王仍不敢怠慢,拉着自家兄弟急匆匆的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的时候两兄弟是腾云驾雾,恨不得把自家三太子的风火轮拿来暂用,现在再回却换上两条腿夺路狂奔。

    在场的几位地仙注意到这一幕,眉头紧蹙,但也并没说些什么。

    片刻之后,五道身影从南天门内急匆匆的赶来。

    而看着南天门外,这十数位仙神扎堆聚集,落在后面的西岳帝君挑了挑眉:“嚯,这可热闹了,我说瑶池那边宴席都要开了,连灵山那位都早早到了,怎么迟迟不见文昌你们,敢情在这凑热闹呢,看什么呢,这么聚精会神?”

    “凡间临时出了点事,耽误了一阵,这不刚回天上来就被拉到这边了别废话了,赶紧想想办法,你家那后辈跟云周子打起来了,赶紧把这大雾驱散了,看看人还有没有救!”

    文昌帝君看了看沉默不语的紫薇跟抬头望天的泰山,心中暗骂。

    自己这倒霉催的,不就是新来的大辽增开一个恩科,供奉比汉唐丰厚了些,脸面上抹不过去便去坐了几天,早知道回天上来能遇到这事儿,随便派个属官不好么,非得亲力亲为。

    “啊?”

    “别闹了,先不说我家那后辈们大多连这场会的边角都够不着,便是随行来了的几个,也早早的去席间等待,与诸多仙官,散仙吃喝一团,哪儿有这功夫,冒大不敬在南天门外与人厮杀。”

    “更何况,云周子,这老东西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能打的这老东西嗷嗷叫的,要是我家孩子那我还真得回去找找家父的坟头,看看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