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操作完成

    第一百一十七章 操作完成 (第1/3页)

    赵恒将光纤导管从小婴儿气道抽出以后,又迅速的脑海中过了一遍刚才记下来的气道结构,结合脑海中迅速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赵恒在脑海中虚拟出了一个气管插管的方案。

    这个方案,不仅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气道的通气效果,还能让因为插管对气道的损伤降到最低。

    接下来,赵恒小心的扶着将小婴儿的头,稍微用力,让小婴儿的头处于后仰的位置,使口腔、咽喉及气管处于同一纵轴方向。

    这个过程,赵恒必须十分的小心,动作也需要轻了又轻。

    眼前这个小婴儿,在赵恒眼中,就像是易碎的瓷器,需要十分小心的呵护。

    摆好体位以后,赵恒左手持着口袋喉镜,沿脑海中三维立体成像显示的舌背弯度徐徐插入,至舌根部位,轻轻挑起会厌软骨,顿时声门就被显露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等小婴儿吸气的时候,声门开放,然后迅速的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

    这个过程,就是讲究一个一瞬即逝的时机。

    如果是在普通患者身上做气管插管,赵恒根本不需要如此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但眼前蜷缩成一小团的小婴儿,他的气道内可供操作的空间,甚至不比一只快子粗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插管的时候,只要稍微的抖动,气管导管就会损伤到原本已经处于水肿的气道。

    小婴儿此时的呼吸已经非常的微弱,再不进行机械通气的话,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窒息。

    所以,进行气管插管,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赵恒定了定神,认真的感受着小婴儿微弱的呼吸。

    一呼一吸之间,就有一个瞬间,声门开放,这个时候,就是插管的时机。

    赵恒如此的严阵以待,在场的所有人,同样是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仿佛只要呼吸稍微重一点,就会影响到赵恒的操作一样。

    说实话,在场的人,除了顾佳,都是见惯了新生儿,给新生儿做气管插管,在这里已经算是常规操作了。

    但对出生只有1.5kg的、还并发了严重气道水肿和肺部感染的低体重新生儿进行气管插管,在场的所有人,这都还是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