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日礼物,它有毒……

    第七百一十七章 生日礼物,它有毒…… (第1/3页)

    从凌晨开始,影视圈、娱乐圈就没消停,网上更是一片哗然,热闹无比。

    当十二月第一天早上,天色刚刚蒙蒙亮的时候。

    舒倡生日的相关资讯,就已经强势登顶了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头条,以及微博的热搜榜首。

    究其原因,不是圈内演员明星们的卡点留言送祝福。

    而是因为刘艺菲要送给舒倡的那份“骇人听闻”的“生日礼物”,简直奢侈到了极点!

    朝阳升起的时候,林大导演刚刚睡醒。

    怀里是香喷喷的妖精,触感是一片温润、柔软、光滑与细腻。

    长发随意披散在枕间,淡淡的香味装点着刘艺菲精致粉嫩的脸蛋,长长的睫毛时不时跳一下,很好看。

    “都要睡觉睡觉了,还挑衅,这会儿不精神了?懒觉倒是睡得香,呵呵……”

    林楠笑着轻声嘀咕,随后小心翼翼地起床。再俯身为她盖好被子,遮住那一抹白皙。

    当他离开房间半分钟后,被窝里才传来一声没睡醒的软糯鼻音,有点娇横:“哼哼,我就挑衅……”

    ……

    到公司之后,林楠才想起来看看网上的新闻。不出所料,圈里是真的炸开了锅!

    “相识12年,刘艺菲、舒倡闺蜜情深。最特殊的一次生日礼物——电影女主角。”

    “电影名未知、剧本名未知、导演未知、编剧未知、团队未知、项目未立项……但女主角已定!”

    除媒体之外,圈内人和网友们也是讨论得热火朝天。惊叹的、艳羡的、打趣调侃的,多不胜数。

    “第一次见这么送生日礼物的!一部电影女主角?刘制片霸气!”

    “说实话,我羡慕了,我也需要个好闺蜜。

    艺菲,姐姐和你的关系还差多少,你给个准话吧,我争取再努力努力!”

    “我也酸了,都是十几年的死党,林大导演真该跟他们家刘制片好好学学。”

    “老朱,你可要点脸吧。说得好像《失恋三十三天》的男一号不是你一样?”

    “但没收到过生日礼物呀?老罗,你丫的背刺我有什么目的?”

    “我翻开日历看了看,嗯,距离我的生日不远了。但,好闺蜜或者死党在哪里呢?”

    “刘制片既然是送‘电影女主角’当生日礼物,那肯定是有现成的剧本或电影项目才能送呀。

    绝对不会是需要时间慢慢兑现的空口许诺!答案,这不就有了么?”

    一句话,点醒了不少圈内人。

    是啊,大家可是记得的,上个月初林楠影业刚刚送审了一部电影剧本,业内不少演员都在惦记着呢。

    而且换句话说,她刘艺菲能有什么电影拿去送人?

    嗯?不对!林楠影业的,不就是她的么?

    这可是既定的老板娘,大导演夫人!

    ……

    “有一个好闺蜜,真是好呀。《画皮》、《天才枪手》是林导亲自带,还帮她拿到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绣春刀2》的女主角也给了她……这次刘艺菲又送了她一部电影的女主角当生日礼物。

    说句不好听的话,她比山海传媒的艺人都更容易吃到林楠影业的顶级资源!就是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哪個了。是林导?还是郭导?路洋导演应该不会,才刚结束一部戏没多久。薛老师……”

    杨蜜看着新闻,有些说不出的羡慕。

    《何以笙箫默》虽然是热门IP,可“林楠影业”这四个字,更是大IP。

    至今为止,林楠影业所出品电影的导演,就没有小导演。

    曾佳在边上同样有点感慨,她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贬低唐焉,说内地同龄段的女演员没几个能比得上杨蜜。

    但眼前的舒倡,还真就在她剔除的那几个人里。能在公众场合喊林楠“哥”的女演员,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薛老师?”

    杨蜜突然嘀咕道。她一直记得薛晓璐说过,《情定西雅图》的票房如果不错的话,会做成系列片。

    这部电影拍摄距今已经快三年了,上映也马上两年了,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吧?毕竟系列片间隔太久,也不好呀!

    这会儿不少同龄段女演员都在牙疼,因为酸。

    连黄小明一大早都在被碎碎念,但他的人脉资源,真的没法和林楠比呀。

    而且华亿家大业大,也不可能把好资源全给杨影!

    ……

    没有过多理会圈内人询问和调侃的消息,林楠在抓紧时间处理工作。

    贺岁档,也意味着一年又要结束了。

    公司有不少文件、报表、单据以及申报的税务等资料,都要他签字。

    上午搞完后,中午回去正好准备聚餐,就在别墅的草坪上。

    “林导,正午阳光那边开始试镜了。侯洪亮制片打电话问,我们要不要派个人过去一起?”

    “通知蒋总监,看她什么意思。”

    林楠头也不抬地说道,今年要交的税,可真不少呀。

    “林导,蒋总监这两天代表公司在参加上面的行业大会,不在。”

    林楠这才想起来,好像是电视剧播出形式又改革了,“一剧两星”要在元旦开始施行。

    以后的电视剧,黄金时间段最多只能在两家电视台播放。

    说是为了均衡卫视节目构成、迫使影视公司提高电视剧的制作质量和竞争力。

    但在林楠看来,“一剧两星”的初衷过于理想了。

    一部电视剧,黄金时间只能在两家电视台播放,这就意味着买家数量会骤减。

    片方要回本和赚钱,就得报出更高的单集卖价,甚至是翻一番或翻两番。但电视台买剧,肯定也在想着极力压价呀!

    上面的意思是让片方制作精良一些,电视台自然就愿意出价。

    但站在片方的立场,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要想电视剧卖的好,更稳妥更简单的方法,不是花大力气提高拍摄质量,也不是精益求精优化剧本、找好演员。

    而是观众喜欢什么拍什么,哪些演员有流量就用哪些,最好再加上大IP,这就是既简单又赚钱的方法!因为拍出来的电视剧,自带流量和话题!

    不过,这就又是一个死循环了!

    惰性会使片方偏离“一剧两星”的初衷,制作资金会向着“宣传方面”严重倾斜。

    有流量的“演员”会大行其道,也会越来越贵……再次推高整个行业的片酬……

    最后不断抬高电视剧的制作经费,直到“演员”片酬占比巨大,成为剧组的“爷”,最终导致用在拍摄制作上的资金越来越少……只能粗制滥造,倚靠宣传……

    要知道“数据”和“流量”可是能造假的。

    当整个行业都被“流量”裹挟的时候,一部“爆款剧”到底爆不爆款?那就真的只有鬼知道了!

    反正真真假假之下,观众肯定是很难知道的,只能跟着网上的“宣传信息”走!

    这是大趋势,挡不住的。

    但用心拍戏的公司和人,肯定也是有的,只是相对来说会很少而已。

    “回复正午阳光那边,咱们就不派人过去了,定角前的初拟名单发过来就行。”林楠吩咐道。

    “好的,林导。”

    …………

    距离《太平轮(上)》的公映,只剩下不到一天。

    这部电影和5号公映的《匆匆那年》,是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