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连云堡

    第二十六章 连云堡 (第1/3页)

    泾州,古安定郡也,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辅,关中安定,皆系于此。

    虽然称不上兵家必争之地,但也绝对是战略要冲,尤其是在原州失陷,帝国西北门户大开的情况下,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不过泾州并不像原州,有山川险隘,易守难攻,恰恰相反,它地平无险,易攻难守,前任节度使马璘为了应对吐蕃的迅猛攻势,在就任之初就寻觅了数十处形胜之地,修建了众多鄣垒,城堡。

    吐蕃大军来,则坚壁清野,入堡固守,小股游骑来,则四下联络,伺机出击。

    连云堡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修筑的,堡内有军民一千多人,且耕且守。

    堡在安定城西边六七十里,一个三面环山、山势陡峭的山峁上,唯有北面与平原相接,但也有一条宽数米的壕沟横贯其间,使吐蕃骑兵望而兴叹。

    不仅如此,此地还刚好处在吐蕃入寇的必经之路上,无论吐蕃人是从径直东进还是绕道南下,都逃不过堡中斥候的耳目,因此连云堡也成了吐蕃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

    但因为此堡地处高岗,吐蕃始终未能如愿。

    郭映一行人抵达连云堡时,正值日暮时分,夕阳染红了大半边天,晚风习习,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山上就是连云堡吗?”

    站在堡西面的峭壁下,郭映遥望山峁上,才发现这连云堡不是城堡,而是一座建在山上的坞堡,也就檀山坞。

    除却数座高大的烽燧矗立于峭壁顶端之外,其他的和河北那些魏晋南北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坞堡没两样,有望楼,有箭塔、有壁垒,而且看样子还不止一匝,至于里面的构造,那就要入内观瞻之后才知道了。

    “正是。”

    节度使府派来护送郭映上任的十将张羽飞策马到他近前勒住缰绳。

    他们一行数百人是从西边的大道上来的,又都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唐军衣裳,连云堡中的斥候自然不疑有他,见状连忙跑去禀报。

    更有士卒激动的高呼:“使府来人了,使府来人了……”

    不一时,连云堡守捉张明等一干人闻讯赶了出来。

    张明是个头戴赤帻的黄脸汉子,四五十岁上下,没穿盔甲,脸上额上挂满汗珠,衣服上也到处是麦草,看起来不像是个统兵的守捉,倒像是个田间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