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军情

    第三十章 军情 (第2/3页)

    “多谢将军体恤。”

    郝玼拱手谢恩,眉开眼笑。

    “你那边斩获如何?”

    “职部一路追到弹筝峡口,怕有埋伏便叫停了麾下士卒贸然追击,不过还是有泰半的吐蕃仆从军做了兵士们的刀下亡魂,约摸有个六十级的样子。

    至于缴获么,不好估算,但职部让人收拢了三十多匹完好的战马,怎么说也是所获颇丰了。”

    这倒也是,回纥卖给大唐的病弱之马都值四十匹绢了,更何况这些膘肥体壮的河曲马了,真要是送到长安城,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当然了,大唐非花大价钱从回纥市马是有政治因素在的。

    当年朝廷为了让回纥军协助唐军收复被史朝义占领的洛阳城,唐朝一方就与回纥约定,今后每年向回纥购买数万至十万匹马,每匹马支付绢四十匹,病弱之马照价支付。

    这就是唐与回纥之间的“绢马贸易”。

    这项所谓的绢马贸易,让代宗以后的历届朝廷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额的财政赤字,回纥几乎是用倾销的手段,每年都向唐朝输送大量劣马,而唐朝输入回纥的丝绢始终不抵那些劣马的价钱,只好一再拖欠。

    于是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

    至于今日,唐朝已经欠下了一百八十万匹绢的巨额债务。

    而这也成为了一个让朝廷十分头痛的问题,如果朝廷不买,回纥就会南下抢劫,并称其为“刮城门”、“索马值”。

    后世白居易、元稹诗篇«阴山道»中,对于回纥贪得无厌、趁火打劫的卑劣行径,就有细致的描述。

    不但如此,回纥一方还常常以索债为名,滞留京师,旦有不满,就杀人放火,以骑犯皇城宫门,殴打官吏、掳掠妇人、公然劫狱……都是家常便饭。

    遇上回纥人闹腾,皇帝一般都是派中使宣慰一番了事,有司也不敢过问。

    甚至去岁回纥入寇太原,纵兵大掠,皇帝“亦不问回纥入寇之故,待之如初”。

    说实话,这桩桩渐渐,有时候连郭映都觉得有些时空错乱,弄不清这到底是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