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郭昕

    第六十一章 郭昕 (第1/3页)

    郭映还沉浸在对往昔峥嵘岁月的畅快感叹之中,丝毫不曾留意颜令宾的异常,依旧在滔滔不绝地述说着边关风土人情,末了,他感慨道:“只是如今边疆情形,与二三十年前大为不同了。”

    颜令宾静默片刻,扬起精致的柳叶眉,好奇地追问道:“此话怎讲?”

    “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自是不同。”他轻叹着,眼神悠远。

    “是如此道理,说到安西,我听说郭郎族中有位郎君任安西四镇留后,领安西军坚守西域,是个英雄人物呢!”颜令宾轻轻巧巧地提及了郭昕。

    “哦?你居然知道我堂兄郭昕?”郭映略显惊讶,他本以为,颜令宾这种梨园戏子,耳闻的都是风花雪月、闲杂趣事,必不曾关心边关之事,不想她既知安西军,又听过自己的族兄,倒令他颇觉诧异。

    颜令宾盈盈一笑,道:“妾身虽是出身梨园,但也耳闻过郭节度威名,只可惜近年来甚少耳闻安西消息,不知山河无恙否?”

    听他再度提及郭昕,郭映亦是一叹,这位长他二十余岁的堂兄,自十三年前出边巡抚河西、安西就任安西四镇节度留后以来,就再也未曾回到中州,只有前些年前往安西北庭宣慰将士的中使带回来过三封书信,因此他对其人的音容笑貌其实已经模糊了,但对其不弃寸土的铁血精神却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位堂兄在后世被人称作铁血郡王,在王命阻绝,安西声问绝着十余载,不知中原是否改朝换代的情况下,仍把戍边视为使命,日复一日地抵御吐蕃的侵蚀,毫不懈怠,死守西域四十余年直至为国捐躯。

    堪称是一代忠烈!

    就像文天祥诗句里说的那样——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而且郭昕在郭映的想象中并不是如史可法那般只有忠义精神可道的庸人,他至死都能掌控安西军,不使安西军在此岌岌可危的境地下生出内乱,还发展内政,开展农耕、铸造钱币,积蓄力量,实实在在是难能可贵了。

    奈何西域都护府已成朝廷弃子,中原一不给钱,二不给人,只以官爵相赠,边关将士再怎么官运亨通,郭昕同他老弱病残的安西军仍要死守孤城,终其一生也回不到梦中的长安城了。

    当然了,这也不能完全怪朝廷无情,也有为形势所迫的原因在里边。

    一来陇右河西为吐蕃所据有,唐军暂无余力进兵收复两地。

    二来回纥又是仇唐的移地健当政。

    此僚曾趁其父磨延啜在征讨黠戛斯、葛逻禄、九姓鞑靼时,发动宫变袭杀了亲唐的兄长、代宗皇帝的结义兄弟叶护太子,端的是个如李二般的人物,野心勃勃,而且素来视安西北庭为囊中之物,对其虎视眈眈。

    若是他不死,安西北庭与中原怕是还要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