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跨越时代的建议!再遇飞将军李广

    第160章 跨越时代的建议!再遇飞将军李广 (第1/3页)

    汉朝与匈奴人的战争,潜意识中,都以为是那种装备精良的骑兵,手上操着长矛,戟等武器,两军相互对冲。

    可惜。

    事实上并非如此。

    游牧民族擅骑射,与汉军对上,大部分都是骑马射箭对付汉军。

    他们没有其他武器吗?

    当然有,除了刀剑之外,还有从汉人手里夺去的长矛、戈、戟等武器。

    没错。

    他们还在用着“戈”这种早已被汉朝淘汰的武器。

    这样的军队,就不要指望有重骑兵出现了。

    而汉朝地处中原。

    在中原这块战场上,早先所有的兵种大都是木战车配备步兵的方式。

    但这种作战方式,过于笨重。

    于是。

    在汉朝建立初期,汉匈之战,汉人打匈奴,总是会陷入一种空有力气而使不上劲的感觉。

    汉朝集结军队,往草原一开。

    人家匈奴骑兵直接化作鸟兽散,汉朝的步兵怎么追啊?

    追不了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你要选择撤退,人家骑兵就回身用弓箭骚扰。到时候,跑又跑不掉,活活把自己折腾的精疲力尽,最后被人家在草原上慢慢地耗死了。

    一点办法都没有。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文景两朝,大力发展养马行业。

    以至于到了汉武帝时期。

    这才厚积薄发,使得汉军在对付匈奴上,有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汉武帝前半生功绩,可以说是花费了整整三代人的努力换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

    虽然汉军骑兵发展起来,但大部分都是学着匈奴组建的。

    匈奴人的骑兵,主力就是骑射骑兵。

    于是。

    汉朝的骑兵军队,也有样学样,组建主力也是骑射骑兵。至于突骑骑兵,在这个时候,完全属于辅助作用。

    主要原因!

    还是没有高桥马鞍和马镫,马上近距离作战,根本打不了。

    像《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情节,如果没有高桥马鞍和马镫,那完全就是扯淡!

    力是相互的。

    骑着马,脚下没有可以借力的马镫,不管你用多大的力气打出去,自己也会受到同样的力气打回来。

    同样的力气,你把别人打落地,自己难道不会摔落马下?

    这就是汉武帝时期,大部分骑兵不配备长矛类武器的原因!

    话说回来!

    没有高桥马鞍、马镫,那要不要牵着马缰绳呢?

    牵?

    那怎么解放双手跟敌人厮杀?战场上都是玩命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谁敢单手托大!

    不牵?

    那交手的时候,马怎么控制,一个不小心,就得落马!

    这也是为什么突骑骑兵在汉朝骑兵组建时。开始就不受待见的原因。

    不过。

    随着骑兵三件套逐渐发展起来。

    突骑骑兵撕裂敌军战场阵形的恐怖战力,使得他们后来又完全取代了骑射骑兵。

    大将军卫青发现霍光走神,便上前拍了一下他肩膀,说道:“想什么呢?”

    霍光回过神来,连忙摇头狡辩道:“没有没有,军营里睡觉的地方太硬,昨晚没睡好!”

    听到这话。

    卫青脸上的表情变了变,瞥了霍光一眼,说道:“来军营这么长时间了,还没适应?”

    “也不是说没适应,就是昨晚没睡好而已。”

    霍光尴尬一笑。

    而大将军也没有在这个问题多过纠结,用手指了指那沙盘,说道:“行了,回去把沙盘带走,心意我收到了。”

    带走?

    霍光顿时一愣,说道:“大将军,你不是说,这沙盘你喜欢么,怎么还要我带回去?”

    大将军摇摇头,说道:“这祁连山的地形我要它干嘛?而且还挺大,放我这里占着地方!”

    听到这话,霍光愣了一会儿!

    祁连山区域地形,确实对大将军而言,无用。

    但这是沙盘啊!

    可以重新塑形的,又不是那种泡沫定形的模具。

    想了想后,霍光便对卫青说道:“大将军,不是说后面要安排全军排兵布阵演练么?”

    “对啊,你问这个干什么?”大将军卫青狐疑的看了霍光一眼。

    霍光淡定地说道:“如果要排兵布阵演练的话,我可以将这沙盘,重新捏一下,堆出我们现在所在军营的周边的轮廓来,到时候大将军可以用的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