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火绳枪量产问题!文帝陵墓被盗事件

    第227章 火绳枪量产问题!文帝陵墓被盗事件 (第2/3页)

抽。

    他也没说把这第一把火绳枪就上贡给陛下啊?

    咋还硬要呢.

    霍光自己都还没玩够呢!

    无奈。

    面对汉武帝刘彻的索要,也只能将火绳枪上贡。

    枪留下了。

    霍光没想到,自己人也被留下了。

    汉武帝刘彻,直接带着霍光去了上林苑。在那里,兴致盎然的汉武帝刘彻,让霍光教他怎么使用火绳枪。

    由于汉武帝刘彻本就是天资卓越的聪明人。

    这火绳枪!

    操作简单,所以三两下后,汉武帝刘彻就掌握了使用此枪的精髓所在。

    “博陆侯,你果然没有骗朕,这火绳枪,使用起来确实比弓箭还要简单。除却上火药麻烦点外,朕觉得,它比弓箭要好太多了。”汉武帝赞叹道。

    作为一个野心极大的帝王!

    汉武帝刘彻,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想法。

    他想要建立一支全部配备火绳枪的军队,作为特殊兵种,就像当初漠北之战,特别训练骑兵兵种一样。

    不过。

    骑兵兵种耗费太大了。

    漠北之战所产生的经济亏损,时至今日,都未能填补。

    主要原因,就是骑兵!

    霍光对于汉武帝的话语,只能回道:“陛下天资卓越,学习火绳枪,当然比正常人快的很多。”

    汉武帝刘彻闻言,将火绳枪丢回给霍光,说道:“博陆侯,朕打算,让这火绳枪像环首刀一样,成为我大汉士兵的标配,你觉得如何?”

    闻言。

    霍光面露尴尬,说道:“陛下,这点,可能很难。火绳枪生产快不了,这与环首刀差太多了。”

    “陛下要想批量生产这种武器,首先就需要有大量的铁匠来为您工作。”

    “臣建议。”

    “陛下稍稍提升一下,铁匠的社会地位,这样,从事铁匠行业的人,就会变多起来。”

    “有了这个基础,火绳枪的量产,不是问题。”

    汉武帝刘彻这才点了点头,道:“博陆侯说的有道理,朕考虑考虑。”

    “对了。”

    “火绳枪的生产,你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就像百炼钢技术一样。”

    “决不能让外人偷学过去。”

    汉武帝刘彻的防范意识,还是非常强烈的。

    霍光点点头,回道:“陛下放心,臣绝对不会让火绳枪的制作方式流露出去。”

    “.”

    “.”

    与汉武帝刘彻在上林苑狩猎归来后,霍光便马不停蹄地为铁匠铺建造地点选址起来。

    长安城内的话,可以不用考虑了。

    主要是城外。

    可城外,容易出事。

    霍光想了想,最终决定,将铁匠铺建造地址,选择建在南大营旁边。

    南大营边上,原本就是有铁匠铺的。

    不过。

    它只为南大营服务,像锻造马蹄铁之类的事情,都由它来负责。

    霍光在旁边重新建造一个铁匠铺,专门生产火绳枪。这点,并不与前者有冲突。

    而且在南大营旁边,霍光自然放心。

    没人敢在这里闹事。

    地址选好后,霍光便从建造房屋的那里,抽调出人手过来,开始建造起铁匠铺子。

    由于只是用来打铁炼铁的场所,所以建造上,并不是麻烦事。

    没花费多久。

    铁匠铺子便建造好了。

    这是一座挂着朝廷名义的铁匠铺子,实际上,则是属于霍光。

    接下来的问题。

    就是如何招收铁匠与学徒了。

    只有欧阳治一人干活的话,欧阳治就算手艺再好,也难以生产出大量的枪管出来。

    有多少枪管,就能造多少枪支。

    这是核心问题。

    这问题不解决,量产就永远不可能。

    所以霍光派出锦衣,开始四处搜寻盐铁官营前,那些民间私人打铁的铁匠。

    同时。

    也为铁匠铺开始招收学徒。

    打铁不会是吧?

    那烧个火总会吧?

    不会的可以慢慢学,谁还不是从不会慢慢过渡到学会的。

    就这样。

    火绳枪的量产,也被提上了日程。

    而霍光操心着这事的同时,时间也在飞快流逝。转瞬间,便从三月初,来到四月下旬。

    朝会上。

    关于三子封王的拉锯,终于是临近尾声。

    此时。

    未央宫中。

    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两位原先有着很深矛盾的大臣,此刻,竟然合作谏言道:“陛下,臣庄青翟(张汤)与诸位列侯、贰仟石级官吏、谏大夫、博士臣等商议。”

    “今日,冒死奏请立皇子为诸侯王!”

    对于此番谏言。

    汉武帝刘彻非常高兴,但嘴上还是说道:“康叔有十个兄弟而独被尊贵的原因,是褒扬有德之人。”

    “周公被特许在郊外祭祀天神,所以鲁国有白色公畜、赤色牛的祭牲。”

    “其他公侯用毛色不纯的祭牲,这是贤者与不肖者的差别。”

    “崇高的道德令人敬仰。”

    “正大光明的行为令人向往!”

    “朕对此非常敬仰,所以,对于未成德的皇子,封他们为列侯就可以了。”

    即便是假装拒绝,汉武帝所说之话,都必须引经据典。

    由此可见。

    作为一个皇帝,才华是必须要有的。

    汉武帝之所以能与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相互比较,自然是因为他有着过硬的本事。

    若无过硬的本事。

    起始之区,西汉怕是要被那群妄图政权的女人给掌控了。

    自吕后开始。

    汉朝的女人们,总是有着掌控朝权的野心。

    吕后对汉朝的功绩是有的,但她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以至于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后宫总是想着干涉朝政。而这些后宫,大多没有吕后的本事。

    比如东汉末年。

    大将军何进,不就是被何太后坑死的么!

    如若何进不死,哪有后来诸侯割裂一说。

    当然。

    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

    汉武帝刘彻再一次拒绝为皇子封王后,有一臣子站了出来,说道:“博士臣将行冒死谏言,臣听说,康叔兄弟虽有十人,武王继位,周公辅佐成王,其他八人都因为祖父和父亲的尊贵封为大国。”

    “康叔年幼,周公在三公之列,而伯禽在鲁封国,那是因为封爵位时,还没有成年。”

    “后来康叔制止禄父之难,伯禽消灭淮夷之乱,从前五帝各有不同的体制,周朝有五等爵位,到了春秋只剩下三等爵位。”

    “这是根据各朝的体制不同,而安排尊卑之序。”

    “我朝高皇帝拨乱反正,昭示志德,安定海内,分封诸侯,爵位分为二等。”

    “哪怕皇子在襁褓之中,也有立为诸侯王的,以承继天子,作为万世的法则,不可改变啊!”

    “陛下躬行仁义,亲播圣德,文治武功互相配合,彰扬慈爱孝亲的德行。”

    “如今,诸侯支子都封为诸侯,而皇子却封为列侯,臣将行与丞相庄青翟,御史大夫张汤反复商议,都认为此举尊卑失序,使天下百姓失望。”

    “这是很严重的事情。”

    “臣请陛下,立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为诸侯王!”

    博士将行的话,令汉武帝刘彻保持了沉默,没有批示。

    这时。

    朝堂上,诸位大臣互相对视一眼,随即三公九卿联合带头,再次请求道:“丞相臣庄青翟、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赵充,太子少傅臣任安行宗正事冒死谏言!”

    “丞相曾私下与列侯二十七人商议过此事,都认为尊卑失序。”

    “高皇帝创建天下,为太祖,封子孙为王,扩大支辅势力,不该改先帝法则,应继续彰显先帝至尊。”

    “臣等请求陛下,下令史官选择吉日,开列礼仪奉上,令御史呈上地图,其他都照以前旧例。”

    群臣的轮番谏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