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阴谋论

    第十章 阴谋论 (第2/3页)

罕见,下一秒又很泄气的说,可现在还寻不到这医治之法。

    就这样又查了几天,依旧是毫无进展,只好喂一些流食。期间也有殿前司前来调查,是否有可疑人物前来看病,可这次骚乱受伤的人很多,泰山医馆到处都是人,又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家属在后院的病房中居住,因此这些官兵也不敢太深究,只得简单的问问。

    直到刚才丁洁珺毫无征兆的醒了过来。

    听完后面发生的事情,丁洁珺除了感谢师徒二人的救命之恩外,只对一件事情感兴趣。

    “柴师傅在第二天天亮才回来,是在大内给官家和太后查看身体了是么?”

    “没错,紫宸殿有刺客袭击,皇上与太后受了惊吓,并无大碍,只是辽国使臣受伤不轻,皇上命我为其治疗,这才一夜未归。”柴启缕着胡子说道:“那晚皇宫中到处都是殿前司的人,各处点着火,都在招刺客的踪迹。”

    “那晚城中也都是侍卫司与殿前司的人,比那天的情况更严重,当天晚上附近的宅院都有人进去搜查了,医馆也有人前来,前院的病房都搜查过了,后院因为邺国公在此休养,这才免于搜查。”

    丁洁珺想着柴启的话,并没有听进去姜华兴说什么,追着问柴启:“刺客是刺杀辽国使臣的?不是刺王杀驾的?”

    “都是,当时皇上与太后都在,周围突然都是烟花的声音,借着大家被影响的时候,突然从天而降,掏出凶器刺向辽国使臣,辽国使臣反应十分迅速,一刀刺偏,虽然捅进了身体,却没有伤到五脏六腑;看一击不成,没有纠结,反身丢出暗器扔向曹太后,幸好杨遂及时返回,将暗器击飞,随后便追了出去。”

    柴启的话让丁洁珺有些胆寒,进入大内刺杀使臣,已经是重罪,又对太后下手,好巧不巧的是曹太后,此女人垂帘听政,把持朝纲,将国家治理的不错,声望可非这短命的宋英宗赵曙可比的。

    刺杀她,罪名和刺杀辽国使臣可不能相提并论。

    “那胆大的刺客有没有留下什么证据?”

    丁洁珺也挺郁闷的,自己也被这小贼害的不浅,不仅没能及时登出游戏,导致自己本体现在如同植物人,又在这不知是真是假的世界中成为了刺王杀驾的帮凶,想来也是够倒霉的。

    “在给辽国使臣医治的时候,有人来报,此贼所持凶器,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看材质以及制式来看,应是早些年仁宗皇帝时期大宋与西夏榷场互市所卖,上面刻有大宋盐铁司的官印,以及西夏的文字,因此看来应该是从西夏流出的匕首,可最为奇怪的是,此人身上的通关文牒却是契丹的,记录是从契丹与宋的边境过边的,所以现在朝中有多种说法。”

    丁洁珺仔细的听着柴启讲述的消息,毕竟与自己的小命有关,听到大臣们对此事的多种态度,丁洁珺在心中也分析了出来。

    “我猜测,一种是认为此人乃西夏派来挑拨宋辽只见关系的,毕竟此人只对辽使以及曹太后下手,身上所持通关文牒可表明此人大致是辽人,但这匕首暴露了西夏人的身份,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柴启捋着胡子,赞同的点点头,姜华兴则尽力的打算从他俩的话中听出点东西来。

    “第二种则是相反,认为匕首才是漏洞,辽使被刺是辽国的苦肉计,匕首可能是前些年辽与西夏作战时从敌军中缴获的,为的就是嫁祸西夏,通关文牒表明了真身,毕竟上面有着详细的人身记录。”

    丁洁珺看着柴启,柴启依然在那点头,眼中的赞赏之色愈发浓烈。

    “不错,这正是朝中目前两个最主流的看法。”

    “那韩琦,韩相公,与司马光二位都是什么态度?”

    韩琦是当朝宰相,其地位,如今曹太后垂帘,也是韩琦的主意,之后让英宗还政,也是他与司马光等人上言推进,也顺利的让曹太后撤帘还政,可见其在朝中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