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抵达(周五上架求支持)

    第九十六章 抵达(周五上架求支持) (第1/3页)

    在黑森林中,诸部落通常都会有某个‘人口’上限存在。

    虽不至于说,超过上限就完全无法供养;

    但一旦超出某个范围,部落整体的生存,就会变的格外困难。

    这种困难,是在多方面因素之共同影响下才出现的。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疾病与饥饿两点。

    先说‘饥饿’。

    虽说‘人口’越多,部落整体的捕猎能力,也应该相应的增强。

    但如果狩猎工具的发展,跟不上‘人口’的扩张规模,那食物消耗与获得之比,可能就无法形成一个健康的递增关系。

    此外,在常年有大量巨魔集中出没的区域,无论是魔兽亦或者普通猎物,都会有迁徙的倾向,从而让食物的获取难度再上层楼。

    在此两种因素的互相叠加影响下,部落获得食物能力的增长就会面临瓶颈,‘人口’压力就此开始显现。

    再说疾病,巨魔并非只吃喝、不拉撒的非自然物种,他们在每日大量进食的基础上,同样会产生巨量的排泄物。

    由于观念、认识等方面的不成熟、或者干脆没有,这些排泄物会被放任、并依靠自然与地形的力量进行自动清理。

    为此,诸部的选址通常会在地形相对较高的区域,而黑森林还算充沛的降雨,便会顺着由此产生的地势落差,来冲刷部落中堆积的污秽。

    这些污秽不止有他们自身的排泄物,还有处理猎物、进食后的残留,如污血、肠道等等。

    这种靠天运营的‘清洗’模式,自然有其处理上限,并根据地理位置的差异,在1500~2300的‘人口’规模间上下浮动。

    再往上,除了少数地利实在是得天独厚的外,大多数部落都会变成藏污纳垢的‘脏山’。

    久而久之的,在这些‘脏山’中,便会滋生出一些就连巨魔都无法完全免疫的病疫,从而导致部落成员虚弱、甚至死亡。

    这等等的情况,在一代代巫医的总结归纳下或许依旧不知其所以然;

    但大多数部落,都从现象出发形成了迁徙分流的习惯。

    当某個部落的‘人’口接近危险线、并产生某种特定的征兆时,巫医们就会根据先辈所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进行一次主动的人口分流。

    一批雌雄比例相宜的亚成年、壮年巨魔,携带着少数口粮开始远行;

    他们靠着随身携带的食物,更多时则依靠着沿途的捕猎,一路披荆斩棘的踏上寻找新猎场的旅程。

    这趟旅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大体还是有希望的。

    有的迁徙队伍,会被沿途的凶狠魔兽袭击,并一个不剩的被吃干抹净。

    但魔兽通常是具有一定智慧的生物,它们远比普通动物更懂的趋利避害,通常不会在没必要的情况下,去主动袭击超过数十规模的巨魔队伍。

    只有运气极差、或者双方存在滔天仇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情况。

    有的迁徙队伍,在千辛万苦的寻到猎场后,却发现这里是其它部落的领地,然后发生冲突;

    结局或是被驱赶、或直接死亡。

    好在黑森林的范围足够大,‘人口’也远远没达到饱和的程度。

    因而在各个部落间,依旧存在着大量的无主之地,以供这些分流的‘人口’安居。

    所以,这种情况也只在相当倒霉时才会发生。

    而以上几种情况都未出现、成功找到无主新猎场的巨魔迁徙队,就会在猎场附近开始寻觅合适的驻点,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新部落、新家园。

    正是因为这种‘分流’机制的存在,除了牙部等少数彻底的外来部落外,黑森林中其余大小部落间,其实有着某种天然存在的亲近群体区分。

    这些群体内部,会维持着某种程度上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新部落成长到一定规模、自然而然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巫医后,还可能会回到原先的‘本部’寻求传承。

    但这种友好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上的统治关系,也没有稳固、确定的交流渠道,只是单纯的‘老乡情谊’而已。

    这次牙部使者的拜访,便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这种交流的进行。

    为了避免使团出现意外,那些没有巫医存在的、通常由暴躁酋长独自率领的超小型部落,被刃牙选择了放过;

    对于这种部落,使团只要交出一组由‘图画’构成的‘邀请函’就行,其余的便不用多管。

    而对那些有巫医存在的正常部落而言,学徒们则被要求做更多的表达。

    他们会以礼貌中带有少许不屑的态度,向那些部落的首脑们展示自身及背后牙部在文化、物资、实力上的全方位优势。

    此外,还会向那些巫医们透漏些牙部在术法方面获得的成就。

    这些巫医在得知之信息的冲击之下,不管是想借阅传承、亦或者寻求庇护,基本上都会寻到各自的‘本部’试图交流,并遇见‘本部’中同样被信息轰炸而摸不着头脑的巫医们。

    当两个月的时间快过去后,前往三部的诸多队伍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