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武器与对天空的试探

    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武器与对天空的试探 (第1/3页)

    将来北进时的场面已经在想象之中,并让很多生活于现在者踌躇满志,而此间唯一的问题,或许便就是「时间」了;

    但巨魔本就长寿、精灵化后寿命又会倍增,所以无论这个「将来」是指三百后、还是六百后;

    对于共和国来说,无非就只是几代巨魔、或者一二代精灵的时间而已,是完全等的起、也愿意等的。

    不过,北进还有几个重要的问题....

    其一,那便是「人口基数」;

    若是族群数量还像现在这般可怜,那大陆诸族说不定一「人」一口唾沫,就能给战士们淹死了。

    其二,北方诸族的抵抗;

    北方诸族看似蛮荒、但实则不然,其本就有着自身的发展路径,并不能因为道路选择上之差异、所显露出的表象,而简单的将它们当做会在机关枪下能歌善舞的游牧民族。

    但多想无益,终究还是得慢慢打下基础;

    所以暂且结束想象,将视线回归到如今、回归到基站的建设之上。

    ~~~~

    相关图腾树因为其所被赋予的各项功能,所以被定名为「基站树」;

    在前述的探矿、次声探索、轨道初期建设等一系列「面相未来型」任务之外,它作为现行情报系统的一份子,自然也拥有着相应的食物水分供给、武器修复、收发声讯等等功能。

    同时,在为其内部常驻联络员提供休息室、储存室、工作区、囚室等等分离结构之余,亦还会成为整个片区中一线情报员的后勤补给总基地。

    其中,后勤补给功能是此前的「联络中转站」并不具备、实际上也不需要的项目;

    而之所以现在有了这项需求,原因则在于情报员的武器装备体系出现了更新。

    除了传统的、可以由情报树本身提供的刀枪矛之类常规兵器外,其远程装备的选择,一度成为了问题;

    甚至此前被扫进档桉室的「弓箭」、「单兵弩」也稍稍露面,差点再次焕发生机成为定式装备,但最终还是被新技术所淘汰。

    于是,在过去的这几年间,本部用「新技术」对情报员的远程「火力」配置进行了一次升级,陆续为他们装备了两种新武器。

    其一,30突击炮的改进产物——「气爆式狙击炮」;

    该炮通过降低射速、配置高精度膛线炮管、加装树脂望远瞄准镜片,从而获得了800内的高精度、高杀伤射击性能,且若是不论精度、单论杀伤力,则还可以在1500米内保持一定的威慑;

    此外,通过在反应仓与炮管上增加消音图腾,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射击隐蔽性保障。

    但出于加强便携性、确保精度、降低射击噪音等目的,该狙击炮并不具备自我修复等功能;

    因此,作为易损部件的膛线炮管、树脂瞄准镜、图腾部件、乃至内部的一些机械结构,都面临着维修、更换等方面的后勤保障需求。

    对这些部件的维修、新造更换,则会要求「加工区」具备较高的运行精度、以及较高的材料供应需求。

    而此两者的提升,又会造成情报树核心组件的更加臃肿,所以在考虑过情报树维持「可移动性」的必要后,相关的后勤功能便被附加到了「基站树」中进行。

    再者,狙击炮是需要通过射击金属弹丸来造成杀伤的武器,自然就有着弹丸供应方面的后勤保障需求;

    同样的,出于对情报树「可移动性」的维持目的,这部分金属元素提取、弹丸加工能力也被添加到了「基站树」之上。

    因而,「基站树」增加了相关「气爆式狙击炮」、以及由之延伸的一系列后勤保障功能.....

    其二,风狼类法术的产物——「风刃突击枪」;

    「风狼类法术」的武器化研究,几乎是与反应仓武器同时开始进行的;

    涅斯塔虽为直接参与这个项目当中,但在有了「反应仓武器」的设计与制造经验后,前者也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而其初步成品,便是这所谓「风刃突击枪」。

    该「枪械」通过风刃造成杀伤,形状为一个下部加装握柄的通透管道;

    其中,握柄处为内中空结构,其上集成有发射键、功率调整键等控制性图腾结构;

    而握柄上方的「管道」,则立体多层次的排布着、与「攻击」相关的诸多图腾。

    不同于需要考虑「装填」、「内管中弹丸被推进时间」等等额外事项,因而采用分离是布局的「反应仓武器」,风刃突击枪的核心图腾结构被一体化的均分在了整个管身上;

    整体来看,管道从后向前分别布置着布着,吸气、压缩、定型、加速、定向、发射等功能性图腾;

    在行使自身功能时,空气将从后部快速吸入,于经过管身内首尾相接的一系列术法变化后,最终在前出口处以「风刃」的形式被激发。

    也因此,褪去了很多冗余结构的「风刃突击枪」,呈现为了一个看上去异常朴素的「T」型,且具备了体积小、重量轻、能耗小、无需实物子弹、攻击过程安静等优点,并只需要一名战士就可以轻松的单手握持、并发动攻击。

    此外,其还有「全功率单发慢射」、与「弱功率速射」两种模式可供选择,有着更灵活的使用场景。

    当然,在存在着诸多优势的同时,其劣势也很明显,具体变现为射击精度低、射程短、威力较弱。

    比如,当武器被设置为「全功率单发慢射」模式进行攻击时,其有效杀伤距离虽也能勉强达到700会衰减),但风刃的弹道稳定性却只能在百米内保持可观的精度;

    而于「弱功率速射」模式中,在杀伤距离骤降至200的同时,风刃弹道的稳定距离也会低至只有30程度。

    此外,其虽整体结构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却包含着诸多铭刻有精密图腾的模块,制造与维修等工作并不如想象中容易。

    优势、劣势如此明显的情况下,巫医们自然花费了大量心思在扬长避短之上,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