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石哥,白老师好像网恋了

    第276章 石哥,白老师好像网恋了 (第2/3页)

看书。

    《先秦史》是李石学习的第一本断代史。

    他发现这本著作的学习门槛更高,倒不是别的什么,文里太多的古文引用,很费脑子。

    比如第八章《夏殷西周事迹》第一节《夏后氏事迹》,随便截取一段——

    又《楚辞·天问》曰:“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王逸《注》曰:“该,苞也。秉,持也。父,谓契也。季,末也。臧,善也,言汤能苟持先人之末德,修其祖父之善业,故天祐之,以为民主也。有扈,国名也。溱灭夏后相,相之遗腹子少康,后爲有仍牧正,典主牛羊,遂攻杀浇,灭有扈。”又曰:“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先出,其命何从?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引”与“引注”,都是晦涩的文言文。

    这样的情况遍布整部著作。

    以李石(精通-)的中文水平,读起来,都得放慢速度去理解,偶尔还要借助字典和网络去搜索相关的典故。

    别的人,没有这个古文基础和历史基础,学起来,那费劲程度,肯定比他还要难上数倍。

    不过李石的中文水平,也在随着这样的学习,潜移默化进步着。

    “文史不分家,这便是原因之一。”

    “我这样学下去,将来读二十四史,肯定会轻松许多。”

    畅游在历史长河中,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十一点多。

    突然qq响起新消息提示音,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是“白茫茫”。

    指纹解锁,点开软件——果然是她。

    “顽石,你到京城了吗?”

    李石拿着手机,对着窗外京城的夜景随手拍了张照片,发了过去:“傍晚已经到了,这是我住的酒店,”

    白茫茫又发了了一个(羡慕)的表情包:“可惜我俗事缠身,不得自由,要是能像你一样,说去就去,那得多好啊!”

    李石才道她所说的“俗事缠身”应该是指学校开学了。

    他想了想,回道:“现在不是流行‘代理满足’吗,我这一路会拍很多照片,你通过看我拍的照片,和我的讲述,也算是神游了一趟吧。”

    白茫茫:“嗯嗯,好。”

    过了一会,她又发了一句:“谢谢你,顽石。”

    李石笑了笑,白茫茫那张酷似高媛媛的脸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沉吟了几秒钟,回道:“咱们也算是志同道合的的朋友了,不用客气,而且我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深自己的学习效果。”

    他说的是实话,至于白茫茫会怎么想,那就不得而知了。

    放下手机,李石从背包里翻出一个小包,打开,里面装有笔墨砚,又从背包的外层取出一叠宣纸,在酒店窗前的书桌上摊开,又去拿了瓶矿泉水,开始研墨。

    书法作为他冲击宗师之选,不可一日不练。

    依旧是临帖。

    一个多小时后,他把研的墨汁写尽,才收拾好东西,重新看《先秦史》,学习。

    第二天,李石便去了京城西南五十公里处的FS区。

    “周口店京城人遗址博物馆”,别人通常最多参观游览一上午,李石却在这里呆了一整天。

    博物馆里,所有的细节他都没放过。

    一边参观,一边和“白茫茫”在qq上讨论。

    他和“白茫茫”一致觉得,此处的地理环境,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李石又找了此地的地图,让司机开车带着他,游览考察了周边地理环境。

    此地面向华北平原,背后是太湖山,山前有一条小河,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气候也是温和宜人,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环境,才在70万年至30万年前出现的“bj人”、20至10万年前出现早期智人、约4.2-3.85万年前出现田园洞人、3万年前出现山顶洞人。

    傍晚回到城区,他换了家酒店,住到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的君悦酒店。

    之所以选择换到这边来住,是因为李石今天在参观的时候,听导游提起过,这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时,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碎片。

    据鉴定,应该为旧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