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封侯非我意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封侯非我意 (第2/3页)

啃不到了,自然要想办法。他们知道弄不走仇鸾,但知道把胡宗宪弄走,以仇鸾的智商,是斗不过他们的。

    对于严党官员的小心思,严世藩是偏支持的态度。毕竟严家的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这些官员的贡献,他自然要保护小弟。

    何况他也发觉仇鸾到了大同后,明显翅膀硬了,发了财都不给自己上贡!

    有心直接办了仇鸾,可仇鸾已经不是当时低声下气来求他的那个仇鸾了。

    嘉靖本来就对仇鸾有份旧情,现在又经常夸仇鸾去大同干的不错,已经不能轻易动他了。

    所以,调走胡宗宪,符合严家的利益,符合严党的利益,堪称一箭双雕!

    眯着眼睛的严世藩,却没想到,其实这是一箭三雕,只可惜射箭的人却不是他。

    萧风接到的信,内容却大不一样,简单明了,语气亲热,如同老友。

    “闻萧兄卷入皇子一案,弟深为担忧,然尽知萧兄乃当世真人,道法高深,机智过人,定能履险如夷。

    弟此番回京述职,十分突兀,心中惴惴。与兄虽未谋面,然多次传书,自觉如故。故在萧兄繁忙之际,仍唐突厚颜请萧兄指点迷津。”

    信的最后是一个字“困”,想来写这个字的时候,胡宗宪的心里有很多困惑难解吧,否则他也不会像自己所说的舔着脸在这个时候麻烦萧风了。

    萧风哑然失笑,若是旁人,此举可能确实唐突了,但对于胡宗宪,他却没有这种感觉。

    一来他大概知道胡宗宪也是历史有名的抗倭名臣,恐怕只有戚继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二来凭着俞大猷和画姑娘的两层关系,以及之前胡宗宪帮忙连线仇鸾,配合卖糯米的事,两人堪称没见过面的老朋友了。

    萧风盯着这个“困”字,提笔蘸墨,给胡宗宪写回信,没有寒暄,没有废话,直奔主题。

    “‘困’乃圈中生木,终难成材,你命中注定边塞扬名,不可留在京中,哪怕让你升官也不要同意。

    ‘困’乃有木之因,你这次被调离大同,主使之人名字中必然草木茂盛,今后若遇到这类名字的人,需小心甄别。

    你写的‘困’字,木中一竖时笔墨将尽,下面变得很短小,木字好像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