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同归于尽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同归于尽 (第3/3页)

范杨氏既有此病,在没有办法治好之前,在春燕楼里工作,只怕是眼下最好的安排了。但若是你们担心名节之事,此路就不通了。

    不管怎样,先想办法活下去,只要人还活着,就有希望,总会有能治好的那一天的。”

    一家人面面相觑,只是片刻,范杨氏的丈夫先磕头道:“小人愿听大人安排,带家人去京城,小人不怕人笑话,只要家人能过得好就行!”

    范杨氏也红着脸点头,公公婆婆犹豫的时间略长,但最后也点了头。萧风松了口气。

    “春燕楼与其他青楼不同,你若不愿意时,只管告诉燕娘,她不会逼你接客的。

    至于你丈夫,他的病倒未必不能治。京城多名医,让燕娘帮忙找找,若是你丈夫治好了,你也许就可以离开春燕楼了。

    这里有三颗清心丹,你留着路上吃。虽不能治你的病,但此去京城,需要些时日,可以帮你缓解痛楚。”

    范杨氏谢恩接过丹药,

    萧风指了指桌子上的纸笔,神色凝重。

    “那座山,在你们嘉兴当地叫什么名字,尽你所能回忆,把山的位置和周围有名的东西,都帮我写下来。”

    送走范杨氏一家,萧风换了衣服,带着张无心去赴赵文华摆的接风宴。至于常安公主,因为一路上哭肿了眼睛,也没什么胃口,就留在府中不去了。

    接风宴上,南京官员们对萧风的态度明显变好了很多。尤其是应天府尹,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脸上的微笑都真诚了许多。

    正常的人总是钦佩强者的,也总是有人之常情的。

    范杨氏一案,固然有赵文华压着,要求等着给萧风出难题的因素在,其实这三位也确实达不成判罚的一致意见。

    他们都知道范杨氏淫乱乡里大概率是真的,但他们也都是男人,以他们的经验,深刻了解,如果那些男人不愿意甚至不主动,范杨氏是扒不掉他们的裤子的。

    提上裤子就把一切罪过推给女人,这种行为固然是男人们的常规操作,但其他男人心里其实很明白这个女人的冤枉,也愿意原谅。

    让人惊奇的是,往往对女人不肯原谅,认为罪过都是由女人引起的人,往往是其他女人,她们还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像常安公主这样的人间清醒,是很难得的。

    这三位官员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他们心里清楚范杨氏是这一家人的命根子,范杨氏完了,这一家也就得全死了。这

    个因果,他们是不愿意扣在自己头上的。

    但要偏袒范杨氏,却也是臣妾做不到。毕竟众口铄金,人证众多,范杨氏几乎败局已定,律法族规皆在,如何回护?

    所以他们就推来推去,正好赵文华想要收拾萧风,所以就顺水推舟,直接甩给赵文华去处理了。

    想不到萧风连堂都没升,就干脆利落的在路边解决了问题,不但保住了范杨氏一家,还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这太牛了。

    应天府尹官算是个性情中人,几杯酒下肚,看萧风越来越顺眼,他借着给萧风敬酒时偷偷小声说道。

    “大人啊,北方信道,南方信佛,这话你听说过吗?虽然当今万岁崇道抑佛,但江南之地,佛教根基深厚,深得民心啊。”

    萧风一愣,但表面未动声色,只是笑着喝了酒,轻轻拍了拍应天府尹的胳膊。

    赵文华见晚宴已近尾声,站起来带领大家共同敬了萧风一杯酒,然后微笑着开口。

    “萧大人,下官在江南这些时日,无时无刻不在为大人到来做准备呀。

    众人皆可作证,下官无论在官场还是民间,都宣扬大人为当今道门第一人啊!

    下官将大人在京城论道的表现大力宣扬,官场民间人人钦佩。可却有个不知好歹的狂僧,扬言道家是小道,佛家才是大道。

    下官大怒,当场就要治他的罪,可想来想去,这等佛道之争,官府似乎不宜介入。

    何况此狂僧在江南之地颇有声名

    ,贸然处置也怕激起众怒。

    因此下官唐突,让那狂僧等待数日,等大人到了,自可当面教训他。

    今日大人到了南京,百姓皆知,是否明日将那狂僧叫到应天府大堂,大人当面训斥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萧风脸上,看他如何应答。以萧风此时的身份,若是不愿意,自可拒绝的。

    可这事若是传出去,别说江南百姓会嘲笑萧风,就是嘉靖,也会对萧风有所不满。

    你是道门第一人,人家佛家都指着鼻子鄙视你了,你竟然退缩了,这不是丢了整个道家的脸吗?

    萧风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微笑着看着赵文华,一饮而尽。

    “让他来吧,我看看你赵大人找到的人才,会不会比严世藩更厉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