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敌动我随

    第六百一十八章 敌动我随 (第2/3页)

,把一杆老掉牙的火枪,端出了巴雷特的感觉。

    萧风知道,自己大概有三枪的机会。这样嘈杂的战争中,枪声不会马上引起注意。

    但连续发生在近距离的枪声,却一定会引来敌人。而且他还得换弹药,他没法背着三把火枪混进来。

    萧风认真的瞄准那个在倭寇组成的高台上闭目诵经的和尚,心里暗自念叨着。

    佛祖啊,虽然我不是佛门之人,虽然这和尚是日本和尚,但杀和尚这事儿总是不好的。

    不过听这家伙念的,肯定也不是啥好经。估计就是传说中的魔王乱你佛门的经文。

    所以我这也算帮你清理门户。你要是不怪罪我,就保佑我一枪命中吧。

    一声枪响,高台上诵经的和尚忽然停下了,他睁开漠然的双眼,左右看了看,随即又闭上了眼睛,诵经声再次响起。

    围在周围的卫队也都愣了一下,警惕地向四周看去,但没人发现黑暗中的萧风。

    另外,他们看着空旷的四周,也不太相信有人会从那么远的地方开枪干什么,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打中嘛。

    这就是时代的差距,现在的火枪,在人们心目中根本就还是战场上大规模对射用的集团性武器,在暗杀这方面,还没有走上历史舞台。

    真正远距离的刺杀行为,在这个年代的火枪技术下,其实都还不如强力的弩弓靠谱,至少那玩意确实有准头。

    但再强的弩弓,用在暗杀上,也不可能在三百米之外命中目标。真能达到这种距离的弩弓,一个人也拿不动。

    萧风尽量小声的给枪换上弹药,然后再次瞄准,心里有些忐忑,看佛祖这意思,好像对自己帮他清理门户不是太乐意啊。

    又一声枪响,台上诵经的和尚猛然转头,这次的子弹擦着他的身体飞过,他不可能没有感觉,他看向子弹飞来的方向。

    “那边有人!”

    几百个护卫冲着萧风的方向冲过来,萧风咬着牙,快速地给枪上着子弹,那个和尚也犹豫了,是继续诵经,还是先下去避一下风头呢?

    离萧风不远的黑暗中,杀得浑身是血的俞大猷冲了出来,端起手里的火枪,冲着台上的和尚瞄准放了一枪,命中了距离和尚几十米远的一个护卫。

    俞大猷骂了一声,拎着自己的大剑,冲着护卫们冲了上去。那个和尚松了口气,重新坐下诵经。

    刺客既然已经现身,那些护卫的倭寇自然就可以处理掉,自己也就安全了,没必要影响工作。

    只是空镜和尚忽略了一个问题:前两枪在距离更远的情况下,都能擦着他的身体飞过去。

    现在刺客还往前跑了一段距离,怎么会反而偏得这么远呢?这枪法是靠运气的吗?

    这个问题是在空镜和尚念了大概三句半经文之后才忽然想起来的,然后他大吃一惊,看向比俞大猷更远处的黑暗角落。

    “那里还有……”

    一声枪响,空镜和尚全身一震,低头诧异地看着胸前涌出的鲜血,嘴里也吐出了血泡泡。缓缓地倒了下去。

    护卫们并没有感觉,他们的注意力都在俞大猷身上。直到底下搭人山举盾牌的倭寇们发现不对劲,才惊恐地大喊起来。

    萧风从黑暗中冲出来,帮着俞大猷撕开一条通道,大喊一声。

    “成了,快跑!”

    此时大部分护卫已经跑回去查看空镜和尚的情况,剩下的几百人疯狂追杀两人。

    好在战场混乱,火把的光芒照射毕竟有限,两人功力深厚,跑得比那些护卫快得多,借着黑暗的掩护,总算逃掉了。

    目标达成,双方夜战也都损失惨重,倭寇和大明军队都陆续撤出了战场。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让人睁不开眼睛的血腥味儿。

    织田信长呆呆地站在空镜和尚的尸体旁边,两眼血红的瞪着那些垂着头的护卫。

    “八嘎!一千人!一千人的卫队,竟然还让刺客刺杀了空境大师!对方只有两个人而已!废物,都是废物!”

    织田信长十分苦恼,他最清楚空镜和尚的威力了。倭寇能在战争前期占据优势,打得明军节节败退,至少有一半靠的是空镜的诵经。

    如今空境死了,自己要想光靠口号和宣传工作鼓舞大家的士气,不但效率低,而且效果也差。

    原本以为自己带着三十万大军全力一击,可以在一个月内占领南京,三个月内灭亡大明。

    可现在看起来,这场战斗搞不好要打成持久战啊。虽然日本为了这次战斗,掏光了全部家底,粮食补给暂时还够用。

    但大明在沿海地区且退且搬,把粮食都运走了,以战养战的计划已经很难实行了。如果真的打成持久战,自己必败无疑。

    戚继光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兴高采烈地看着浑身是伤,躺在床上的俞大猷,大声说道。

    “俞兄,你这一身伤太值了!倭寇没了那妖僧,战斗力必然大减。

    他们的三板斧没砍倒咱们,就该咱们动手了!他们的人补充很难,咱们却可以继续调拨军队。

    他们的补给也很难,咱们却可以从全国调运补给过来。这一战,咱们已经赢了!”

    俞大猷哼哼一声,表示很欣慰。

    他在混战中差点被一个倭寇一刀割喉,幸亏他眼疾嘴快,在手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