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草原一统

    第六百二十五章 草原一统 (第1/3页)

    经过谈判,罗刹人同意释放全部掳掠来的女子,但要带走一部分牛羊,这样他们才能算没白来。

    而且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长途跋涉来帮蒙古打架,车上拉的军粮早就消耗殆尽了,不赶着牛羊走,肯定得饿死在路上。

    元气大伤的漠北蒙古,为了救回那些女子,不得不接受了这样的条件。

    罗南德要求蒙古追兵们全员向长生天发誓,不会继续追杀自己的队伍。蒙古人也答应了。

    因为蒙古人也清楚,以现在的状况,就算没有了女子做挡箭牌,双方火拼也是难说谁输谁赢的,大概率是两败俱伤。

    当罗刹人带着一批牛羊远去后,他们放下了那些女子,但仍然用火枪指着她们,直到看不见了为止。

    随后追上来的蒙古人,将女子们扶上马背,看着三个部落首领,个个双眼血红。

    “咱们追上去吧,跟他们拼了!”

    “这群畜生,我妹妹说,已经被他们给……”

    三个首领悲凉地看着身边的骑兵们,沉重地摇摇头。

    “回家吧。只要草原还在,只要我们还在,总有一天,我们会报仇的。

    记住,罗刹人都是畜生,以后我们绝不能再跟他们合作!这个教训,要祖祖辈辈地传下去!”

    “你们知道罗刹人是畜生,却宁可跟畜生为伍,而与大明为敌,该有此劫!”

    一个冷冷的声音传来,蒙古骑兵立刻拔出刀来,这才发现和罗刹人混战的时候,大明的骑兵不知何时竟然也追上来了。

    李成梁带着塔克世在最前面,身后是乌压压的大明骑兵,看上去至少有七八万人,几千条火枪指着前方。

    相比之下,疲惫不堪而又士气低落的蒙古骑兵,显得势单力薄,真要动手,胜负不言而喻。

    仇鸾中枪落马后,将宣大兵马的指挥权交给了李成梁。李成梁当机立断,带着汇合后的兵马,直接跟在蒙古人身后一直追到漠北。

    漠北的三个首领面色惨白地看着李成梁,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杀气,就像困在陷阱里的野兽一样。

    李成梁冷冷地说道:“罗刹人抢了你们的女人和牛羊,你们就觉得罗刹人是畜生。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抢掠大明的女人和财富时,自己是不是畜生?”

    一个老首领昂起头,努力维持着尊严:“大明是我们的敌人,杀死敌人,抢掠敌人,这是正常的。

    罗刹人是背弃盟友,从背后捅刀子的阴险小人,岂能相提并论!”

    李成梁冷笑道:“那漠南的蒙古部落呢?你们难道不是同宗同源?你们伙同罗刹人一起攻打屠杀他们,算不算从背后捅刀子?”

    另一个中年首领大声道:“他们投靠了大明,向汉人缴税,割裂了蒙古草原,我们攻打他们有何不对?”

    李成梁看着如绿色波浪般起伏的草原,淡然一笑。

    “蒙古草原?是谁把草原许给了蒙古人?就因为你们会骑马,会放牧牛羊马?

    自古以来,这片草原上生活的部族数不胜数,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哪个不是游牧之人?

    不管是比先来后到,还是比能征善战,蒙古人只怕都未必能稳居第一吧。

    你们不过是最近兴起的一批人,也不会是最后一批。草原就是草原,是游牧之民共有的,不是哪个部族的。”

    第三个年轻首领大声道:“就算如此,至少草原也不是你们汉人的吧?你们凭什么侵入草原,杀了俺答汗,统治漠南之地?”

    李成梁声音更大:“地本无主,有德有能者居之!匈奴人强大之时,草原为匈奴之地;大汉强盛之时,草原为大汉之地。

    天下本就是争来抢去的,所看的,无非是谁能让这片草原上的人过得更好!谁就能民心所向!

    大明让草原获得安宁和平静,让草原能通过贸易获得更好的生活,让灾荒之年能获得赈济!

    所以他们愿意接受大明的统治。原本大明顾忌漠南人民的想法,还没觉得一定要把漠北也加入进来。

    今天你们勾结罗刹,屠杀漠南部落,攻打宣大防线,是你们自寻死路。漠北蒙古,从此就不存在了。”

    首领们一惊:“你是要玉石俱焚,今天拼个你死我活吗?”

    李成梁轻蔑的一笑:“玉石俱焚?就凭你们这点人马?蒙古人对大明骑兵一对三的年代早就过去了。

    我的队伍里有一半是女真人,你们是和他们打过仗的,自问能占便宜吗?我还有几千条火枪,你们打得过吗?

    我是告诉你们,从此没有什么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了,草原是大明的草原,蒙古人是大明的蒙古族。

    就像女真人、苗人一样,你们若接受,今天就可以不死,若不接受,今天就得给后续来草原的人腾出地方来。”

    老首领沉默许久后开口道:“后续来草原的人,是些什么人?”

    李成梁道:“草原上经此一劫,人口不知几时才能恢复。罗刹人就在漠北之外,虎视眈眈。

    朝廷决定对草原上实行免税休养的政策,凡是大明子民,不管女真、汉人、藏人,均可以申请来草原定居。

    朝廷会统一为大家分配草场,协调矛盾。朝廷不收税,荒年照样赈济。

    还会设置官署、学宫、互市,一应福利,与大明子民相同。”

    中年首领忽然道:“朝廷不收税,那首领怎么收税?朝廷会干涉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