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你们生产队出了一个大人物!

    第279章:你们生产队出了一个大人物! (第2/3页)

细资料汇报出来。

    当年,杨继荣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还没有结婚,非常勤奋,得知香江那边有一位表叔可以投靠,听说那边做得好,可以养活全家人,也就和隔壁村另外几个村民偷偷地离开三角塘生产队。

    后来,除了书信来往外,杨继荣在香江那边的情况,村民确实不知道。

    五十年代以来的时候,杨继荣都会断断续续寄一些钱回来,杨继荣的家人,也正是依靠杨继荣从香江寄回来的钱,才勉强养活下来。

    到了六十年代,情况不一样。

    香江那边的杨继荣基本上和老家已经断联了,书信也无法再来往,可能定期有汇钱回来,但是,杨家人也一定能够收到。

    七十年代后的情况,和六十年代差不多。

    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这段时间,杨继荣的爷爷奶奶,父母,甚至一些叔伯,都先后因为生老病死离开,至始至终,杨继荣都不能回来见一面。

    一直到现在,上面突然派了很多大人物下来调查杨继荣资料的时候,三角塘生产队的村民怎么不害怕呢?

    “杨树英,我告诉你们,这是好事,你们生产队里出了一个大人物,了不得!”锡老派来的那个人说道。

    他们生产队出了大人物?

    这怎么可能呢?

    要说老隆公社下面那么多生产队,怕是最穷就是三角塘生产队了。

    主要这里是真的太多山了。

    有些地方连田地都没有,小片的田地还是在山上开发了。

    三角塘生产队,最好的地方应该就是那块三角塘,填埋了,也就是十几亩地。

    以前三角塘生产队最穷的时候,确实组织过生产队村民填埋过,就是用来种田的,要不真的饿死人!

    后来,生产队的村民,听说这是村里的风水塘,填了对于祖宗和后代不好,又偷偷地给挖回来。

    即使是那样,现在的三角塘和以前的三角塘相比,还是差远了。

    生产队队长杨树英带着这些上面来的大人物,来三角塘看的时候,一个人说道:“看来,这真的是风水塘,绝对不能填。”

    “不知道,我们生产队出了什么大人物,是杨继荣吗?”

    杨继荣是生产队队长杨树英的后辈。

    杨树英和杨继荣的父亲杨树全是一辈的,只是年纪要比杨继荣父亲要年轻一些。

    杨继荣父亲早就走了,杨树英现在也有六十多岁。

    “不是杨继荣先生,是杨继荣先生的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