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残酷的高考预考制!

    第313章:残酷的高考预考制! (第2/3页)

得杨先生一个坐轮椅的年轻人,都能够做到这一步,为什么他们就不行呢?

    杨铭离开前,他并没有对于龙川县第一中学承诺什么,但是,从这龙川县最好的高中部来看,这里的条件已经是这样了,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在车上的时候,沈先生和张秘书和杨铭说起国内的一些情况。

    像这些事,有些属于秘闻,有些如果真的有心去查,还是可以查到的。

    “沈先生,张秘书,高考是现在国内唯一公平公正公开筛选人才的办法。当然,现在几百万高考生参加高考,只有很小一部分被录取,那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的太难了。”

    其实。

    在杨铭看来,这还不算是最残酷的。

    最残酷的还有接下来的高考预考制。

    1980年,经教育部规定,规定在考生多的省市,应在全国统考前进行预选,按计划招生数的3倍至5倍,选出成绩优秀者参加全国统考,但考虑各地情况不同,是否进行预选及预选办法由各地自己确定。

    高考预选成了高考路上的第一道门槛。

    1981年,高考预选被正式列入高校招生政策。

    其中,中原大省人口多、考生多,且高等院校少,是全国推行高考预选制度的地区之一。

    豫省高考预选,从1981年开始,一般会在统考前的一个月左右进行。

    运气好的,成绩好的,当年与次年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有预选,有幸的是这两年都顺利通过了预选,取得了参加高考的资格。

    但是,很多同学中有不少平常学习不错的被高考预选提前淘汰出局,没能摸一下高考大门就提前结束了高考历程。

    高考的预考制的残酷,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人经历过,根本体会不到残酷性。

    想一想,寒窗苦读十年,最后却是参加高考前的预考被淘汰,连高考试卷都没有能够摸到,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真的无法体会。

    如果没有在这高考前的预考制,杨铭觉得国内在八十年代的高考录取远比真实的录取率要低得多。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能够靠自己考上大学,甚至中专,大专的学子,是真的非常厉害的精英了。

    杨铭在车上坐着,沈先生和张秘书在旁边介绍。

    他们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