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杨先生送给老家的大礼!

    第314章:杨先生送给老家的大礼! (第2/3页)

确实可以改变非常多了。

    在杨铭看来,一个地方一所综合性的大学真的太重要了,不但可以录取到更多当地学子,也可以从其他地方录取到更多人才来培养,留下来发展当地。

    历史上,李加城回老家成立汕城大学,当时应该也是那样想的。

    还有包裕刚回老家宁啵市,成立宁啵大学,几乎都是一样。

    这方面,许多香江富豪都不会吝啬。

    “第二,成立惠城理工大学,首期投资3000万港币。”

    现在惠城是没有理工大学的,在杨铭看来,理工科方面同样太重要了,他准备再成立惠城大学的基础上,另外,再成立一所理工大学,同样是为当地,甚至国内培养更多的人才。

    又是3000万港币?

    还是成立惠城理工大学?

    在坐的,除了沈先生和张秘书提前知道外,还有杨继荣夫妇,林秀芝也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们没想到,杨先生刚刚拿出3000万港币支持惠城大学,现在又拿出3000万港币支持成立惠城理工大学。

    他们激动说不出话来的时候。

    杨铭说道:“大学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很重要,无论是惠城大学,还是惠城理工大学,我都会重点投资和关注,如果这两所大学发展得不错,我还会继续投资二期,甚至三期。”

    “除了这两所综合大学外,我希望在惠城地区下面每个县城还能够成立三到五家的普通专科,高等职业学校。”

    这个年代来说,国内的大学真的太少了,甚至,连普通的中专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都太少了。

    杨铭知道,绝大部分人是很难考上重点大学的,现在来说,即使是普通的中专和专科也是很难考上。

    像这些中专或者专科来说,同样是培养各类人才,像师范生,医生,财务会计,护士,纺织业,轻工业等等。

    这些专业都是属于很有专业特点的。

    也就是说,杨铭希望在惠城地区,也就是他老家的地方,每个县城都能够有三到五家这样的中专或者高职。

    其中,老家龙川县,杨铭觉得可以成立龙川师范学校,龙川医学护理学校,龙川工商财经学校,龙川农林学校,龙川水利学校等等。

    根据每个县城的情况不一样,可以成立不一样的中专和高职。

    这样既提高当地录取率,培养更多当地人才,还可以吸纳到更多其他地方的人才。

    “在这些大学,大专,中专里面,我认为可以适当提高培养当地的人才,也要尽可能从国内吸纳到更多其他地方的人才,那么这个地方才有发展起来的机会。”

    “这些中专,高职等等,每一家按照不同的规模,我会分别投资50万港币到100万港币不等。”

    大会堂这里。

    除了沈先生和张秘书外,其他人激动地要跳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